芳苓的意思、芳苓的詳細解釋
芳苓的解釋
香草名。
指蓮。《文選·枚乘<七發>》:“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李善 注:“苓,古蓮字也。”《文選·曹植<七啟>》:“寒芳苓之巢龜,膾西海之飛鱗。” 李善 注:“《史記》曰:‘有神龜在 江 南嘉林中,常巢於芳蓮之上。’苓與蓮同。”
詞語分解
- 芳的解釋 芳 ā 花草的香氣:芳香。芳草。芳菲(a.花草的香氣;b.指花草)。芳馥。芳馨。芬芳。 喻美好的:芳名。芳齡(年齡,用于少女)。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芳鄰(關系融洽的鄰居,用作敬辭)。流芳百世
- 苓的解釋 苓 í 指“茯苓”。 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 古同“零”,零落。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芳苓”是一個典雅的古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香草或香花,常帶有美好的象征意義。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 字形結構與基本含義
“芳苓”由“芳”與“苓”兩個單字複合而成。
- 芳 (fāng): 本義指花草的香氣,引申為香草、花卉,也泛指一切美好、芬芳的事物或德行。在“芳苓”中,“芳”強調了其具有芬芳的特質。
- 苓 (líng): 在古代漢語中,“苓”主要有兩種含義:
- 指茯苓: 一種生長在松樹根部的菌類藥材,中醫認為其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甯心的功效。它本身并無顯著香氣。
- 指卷耳(蒼耳): 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學名:Xanthium sibiricum),其果實蒼耳子可入藥。古人也稱其為“苓”。
- 泛指香草或蔓生植物: 在文學作品中,“苓”常被用作香草的通稱或泛指,尤其在“芳苓”一詞中,此意更為突出。
- 合義: “芳苓”結合二字,核心含義是指散發着芬芳氣息的香草或香花。它并非特指某一種具體的植物(如茯苓或卷耳),而是側重于描繪這類植物氣味芬芳、形态美好的特性,帶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和審美意象。
二、 文學與文化意蘊
“芳苓”一詞在古典文學,尤其是詩詞歌賦中頻繁出現,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内涵:
- 美好品德的象征: 如同蘭草、蕙草等香草一樣,“芳苓”常被用來比喻君子高潔的品格、忠貞的情操或賢能的人才。其芬芳象征着内在德行的馨香遠播。
- 理想境界的意象: 在描繪仙境、隱逸之地或理想中的樂土時,“芳苓”常與其他香草并提(如“蘭”、“芷”、“荃”),共同構成遠離塵嚣、純淨美好的自然圖景,寄托了文人的精神追求。
- 愛情的隱喻: 因其芬芳美好,“芳苓”有時也用來象征美好的愛情或心儀的女子。
三、 經典文獻例證
“芳苓”的運用源遠流長,在重要典籍中可見:
- 《楚辭》傳統: 雖然“芳苓”一詞未直接出現在屈原的《離騷》中,但其意象與《楚辭》大量運用香草(“香草美人”傳統)以喻高潔的創作手法一脈相承。後世文人創作深受此影響,常将“芳苓”納入這一象征體系。例如,漢代王逸在注釋《楚辭》時對香草的闡釋,為理解包括“芳苓”在内的香草意象提供了文化背景 。
- 漢賦與樂府: 在漢賦及樂府詩中,“芳苓”常作為點綴美好環境的意象出現。如班固《西都賦》描繪上林苑的奇花異草,雖未明列“芳苓”,但類似“茈萁芸蒩,昌本深蒱,芝荋菫荁,蘘荷芋渠”的鋪陳,展現了當時對各類香草(包括可能被泛稱為“芳苓”者)的欣賞 。
- 後世詩詞: 曆代詩人詞人常在作品中運用“芳苓”營造意境。如唐代詩人可能用它描繪山野幽香(雖具體詩句需查證,但此意象符合唐詩常見手法),宋代詞人可能借其抒發高潔情懷或隱逸之思。
四、 權威詞典釋義
權威漢語工具書對“芳苓”的解釋可資參考:
- 《漢語大詞典》: 将“芳苓”解釋為“香草名”,明确指出其作為香草通稱的性質 。
- 《辭源》(修訂本): 釋義為“香草名”,并常引用古文獻例句說明其用法 。
- 《古代漢語詞典》: 同樣釋義為“香草名”,強調其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的象征意義和審美價值 。
“芳苓”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古漢語詞彙,意指芬芳的香草或香花。它超越了具體植物的指稱,承載着深厚的文化意蘊,常用于象征高潔的品德、美好的理想境界或純潔的情感。其魅力主要體現在古典文學作品中,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香草意象”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解“芳苓”,需結合其字形本義、文學象征及文化背景進行綜合把握。
網絡擴展解釋
“芳苓”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
香草名
指代一種芳香植物,常與蓮相關。部分文獻注釋中,“苓”為“蓮”的古字,如《文選·枚乘<七發>》提到“蔓草芳苓”。
-
特指蓮(荷花)
在《文選》李善注中明确解釋:“苓,古蓮字也”,并引《史記》中“神龜巢于芳蓮”的典故佐證。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 古典文學例證
- 枚乘《七發》:“漃漻薵蓼,蔓草芳苓”,描繪水邊香草與荷花交織的自然景象。
- 曹植《七啟》:“寒芳苓之巢龜”,以“芳苓”暗喻蓮花的清雅。
三、字形與詞源
- “苓”與“蓮”的關系
李善在《文選》注中多次提及“苓”通“蓮”,說明兩字在古文中的互通性。
四、現代引申義
- 作為人名的寓意
現代常将“芳苓”用于女孩名,寓意品德高潔、容貌秀美(如五行屬木,象征生機與溫厚)。此用法為現代引申,非古典原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文選》相關篇目或漢代典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拔尖保秘閉塗貏豸長霓塵鄧鄧城鎮爨滌打鬧台單憂極瘁等曹典定斷絶斷指發酵酒匪石匪席封裹宮孫鼓造黑埴後味機敏京白梨靖谮庸回禁腳康和衎直萊比錫吏從李公麟零刀子輪枝買禍螞蟻矢默籍内守怕三怕四平林溥博趫材覃鬯清節家磬鐘癯劣榮條三牧散錢生物工程釋滞守分安常稅居樞鈞隨趂貪将條例童蓈玩狎僞議巷說霞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