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孔融的意思、孔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孔融的解釋

(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相,後任少府,因觸犯曹操,降為太中大夫,被殺。善詩文,辭采富麗,有《薦祢衡疏》、《與曹公論盛孝章書》等名篇。明人輯有《孔少府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孔融”作為詞語的詳細解釋如下,綜合多來源信息整理:

  1. 身份背景

    •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舉,東漢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
    • 位列“建安七子”之首,東漢著名文學家、名士,曾任北海相,世稱“孔北海”。
  2. 生平經曆

    • 早年以“孔融讓梨”典故聞名,四歲知禮讓。
    • 曆任北軍中侯、北海相、少府等職,因直言觸怒曹操,最終被殺害。
  3. 文學成就

    • 善詩文,代表作有《薦祢衡疏》《與曹公論盛孝章書》,文風富麗雄渾,現存《孔少府集》。
    • 曹丕評價其文“揚(雄)、班(固)俦也”,贊其文章宗師地位。
  4. 曆史評價

    • 性格剛直,喜抨議時政,終因政治鬥争被殺。
    • 成語“孔融”引申為才智超群者的代稱,用于贊美人或形容某領域傑出才能。

注: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古籍及人物傳記,若需完整生平年表可查閱《後漢書·孔融傳》或《孔北海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孔融

孔融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一個人的名字。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孔”和“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孔”是由“子”部首組成的,而“子”部首代表了親子關系。它的筆畫數是4。

“融”是由“虍”部首和“冗”部分組成的。這個字具有“虍”部首,表示與虎有關。它的筆畫數是15。

來源和繁體

“孔融”一詞來源于曆史傳記《三國演義》,其中孔明是蜀國丞相,孔明有一個兒子叫做孔融。在小說中,孔融被描述為一個聰明機智的年輕人。

在繁體字中,“孔融”可以寫作“孔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對于“孔融”這個詞來說,不同的寫法可能存在。

例句

1. 孔融被譽為古代賢者之一。

2. 孔融具有卓越的才智和領導才能。

組詞

1. 孔子 (kǒng zǐ):指的是孔子,中國古代的哲學家、教育家。

2. 融化 (róng huà):指的是固體物質被加熱而變成液體。

3. 孔雀 (kǒng què):指的是一種美麗的鳥類。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聰明、機智

反義詞:愚笨、呆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