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進化論的意思、進化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進化論的解釋

(1) [evolution]∶認為不同種類的動植物都起源于先已存在的其他種類,其可識别的差異是由于逐代發生的演變形成的

(2) [evolutionism]∶(如哲學、生物學或社會學中的)關于進化的學說,是由英國學者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提出的

詳細解釋

即達爾文主義。 英國 生物學家 達爾文 (CharlesRobertDarwin,1809-1882)所創關于生物界曆史發展一般規律的學說。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的變異性和遺傳性、物種的起源、生存競争等。 毛6*6*《關于正确處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問題》八:“ 哥白尼 關于太陽系的學說, 達爾文 的進化論,都曾經被看作是錯誤的東西,都曾經經曆艱苦的鬥争。” 陳祖芬 《飛吧,飛向二十一世紀》詩:“ 達爾文 搖着聰明的腦袋:我研究了一輩子進化論,真不明白,人,怎麼又向着猿倒退?”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進化論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是生物學中解釋物種多樣性和生命起源的核心科學理論,其核心觀點是:所有生物通過自然選擇和遺傳變異逐漸演化,從共同祖先分化而來。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進化論認為,生物種群的特征會隨時間發生可遺傳的變化,這些變化通過自然選擇、基因突變、基因漂變等機制積累,最終導緻新物種的形成。其核心公式可表示為: $$ Delta p = frac{pq[s - (p s_A + q s_a)]}{bar{w}} $$ 其中,$Delta p$代表基因頻率變化,$s$為選擇系數,$bar{w}$為平均適應度。


二、曆史背景

  1. 達爾文與華萊士:1858年,查爾斯·達爾文和阿爾弗雷德·華萊士聯合發表論文,首次提出“自然選擇”理論;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系統闡述進化論。
  2. 關鍵證據:化石記錄(如始祖鳥)、生物地理分布(如島嶼特有物種)、比較解剖學(如脊椎動物同源結構)為其早期支持證據。

三、核心機制

  1. 自然選擇:適應環境的個體更易生存繁殖,其有利基因被保留(例如:昆蟲抗藥性進化)。
  2. 遺傳變異:基因突變、重組和水平基因轉移産生多樣性(如人類膚色差異)。
  3. 共同祖先:所有生物共享遺傳密碼(DNA/RNA),表明起源于同一原始生命形式。

四、現代發展

  1. 新達爾文主義:20世紀結合遺傳學(孟德爾定律)和分子生物學,解釋基因層面的進化機制。
  2. 中性理論:日本學者木村資生提出,部分基因變異不受自然選擇影響(如非編碼DNA的隨機漂變)。

五、社會影響

進化論徹底改變了人類對生命本質的認知,但曾因挑戰宗教創世論引發争議(如1925年美國“斯科普斯案”)。如今,它被應用于醫學(如病毒演化研究)、農業(作物育種)和生态保護。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公式推導,可參考生物學教材或達爾文原著《物種起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進化論

進化論是指生物進化的理論。其拆分部首是辶和卄,共計8個筆畫。進化論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英國,由達爾文提出,他通過觀察和研究生物的變異和適應性來發展這一理論。

《進化論》的繁體字為「進化論」。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進化論被寫作「進化論」,并且不同的文獻和書籍中可能會有不同的寫法。

以下是關于進化論的例句:

1. 進化論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石之一。

2. 進化論給我們提供了解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依據。

組詞:

1. 進化:表示生物種群或個體在長時間内逐漸改變和適應環境的過程。

2. 論:表示對某一問題進行系統闡述和研究的學術著作。

近義詞:

演化論、生物進化學

反義詞:

創造論、定種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