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avity]∶物體内的空隙
岩石中的空洞
(2) [empty;hollow]∶不着邊際,缺乏實質内容
空洞的論據
(1).空無所有;空虛。 宋 林逋 《深居雜興》詩序:“鄙夫則不然,胸腹空洞,譾然無所存置。”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一:“半夜三更,她一個人爬起來,偷偷摸進空洞幽暗的堂屋,低聲細氣練她的口才。”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九章:“沒有 蘭蘭 ,他們過去十幾年的生活,該是多麼空洞啊!”
(2).道教語。謂化生元氣的太虛之境。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二四:“空洞凝真精,乃為虛中實。”《雲笈七籤》卷二:“元氣於眇莽之内,幽冥之外,生乎空洞。”
(3).謂玄虛精妙。 前蜀 杜光庭 《嘉州王仆射五符鎮宅詞》:“凝自然之氣,成空洞之文。”
(4).象聲詞。 唐 曹唐 《小遊仙詩》之三七:“誰遊八海門前過,空洞一聲風雨中。”
(5).形容聲音空虛。 艾青 《曠野》詩:“啄木鳥用它的嘴,敲着古木的空洞的聲音。” 田野 《火燒島》:“空洞而又沉重的看守的皮鞋聲,在門外,走過來,走過去。”
(6).形容眼神茫然。 張天翼 《仇恨》:“六隻眼睛空洞地瞧着大個兒。那三張嘴沒言語。”
(7).病理學名詞。髒器組織中壞死或液化的病變物質排出後,在原處所遺留的凹陷或孔隙。
孔穴;地道。《墨子·備城門》:“今之世常所以攻者,臨、鈎、衝、梯、堙、水、穴、突、空洞、蟻附、轒輼、軒車。”
“空洞”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空虛無物
指物體内部無填充物或存在空隙,如鑄件砂眼、肺部病變形成的窟窿等。引申為抽象概念缺乏實質内容,如“空洞的言論”形容觀點缺乏邏輯或深度。
道教與哲學概念
道教中指化生元氣的“太虛之境”,即宇宙生成前的虛無狀态;也用于描述玄虛精妙的境界,如“空洞之文”。
天文學
指宇宙中物質密度極低的區域,形似“漁網”結構的空隙部分,占據宇宙空間的85%,僅含少量星系。
病理學
指器官組織壞死或液化後形成的凹陷或孔隙,如肺結核患者的肺部空洞。
如需更詳細例句或專業領域解釋,可參考文學著作或天文學研究資料(如來源1、2、6)。
《空洞》是一個名詞,意思是空無一物、内部空蕩。
《空洞》的部首是穴字旁(穴字旁即是“洞”字的部首),它由洞字旁和穴字旁組成。
《空洞》總共有12畫。
《空洞》是由洞字和空字組成的,洞字表現了一個洞穴的形象,空字則表示内部沒有任何實物。
《空洞》的繁體寫法是「空洞」。
《空洞》在古代漢字中,寫作「孔窇」。
1. 他的眼睛裡透露出一種空洞的神情。
2. 這部電影隻有美麗的畫面,卻是空洞的劇情。
1. 洞穴
2. 空蕩
3. 空虛
4. 空曠
1. 虛空
2. 空白
3. 虛幻
4. 空泛
1. 充實
2. 實在
3. 實際
4. 豐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