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隱居或隱居的人。 唐 崔塗 《秋宿鶴林寺》詩:“步步入林中,山窮意未窮。偏逢僧話久,轉與鶴栖同。”
“鶴栖”是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層面解析:
字面含義
由“鶴”(象征高潔、長壽的鳥類)和“栖”(栖息、停留)組成,字面指鶴鳥栖息的狀态。
引申含義
代指隱居或隱居的人,常見于古詩文。例如唐代崔塗《秋宿鶴林寺》中“轉與鶴栖同”,即以“鶴栖”暗喻與隱士為伴的生活。
多用于詩詞、書畫題跋等文藝創作,或描述隱逸文化相關的語境。例如:“他晚年歸隱山林,過上了鶴栖般的生活。”
如需完整信息,可查看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對應、2、4、5、7)。
鶴栖是一個古老而雅緻的漢字,字形優美,寓意高尚。拆分部首為鳥(鳥類)和木(樹木)。
它總共有12個筆畫,結構簡單而清晰。鳥部首在上,表示它是與鳥有關的事物,而木部在下,表示它與樹木有關。這兩個部首共同構成了“鶴栖”這個詞。
鶴栖這個詞來源于《嶽陽樓記》這篇文言文名篇。文章中描寫了大雁和白鶴在嶽陽樓上空飛翔的景象:“臨風而遁者,鶴之将去天也;趨于毫末者,骞之将去楚也。”其中,“鶴之将去天也”一句中的“鶴之将去”就是指鶴停留在某個地方的意思。後來,人們将“鶴之将去”的“鶴栖”部分提取出來,獨立成詞,代表着鶴停息、栖息之地。
鶴栖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鶴栖」。
古時的字體中,“鶴栖”這兩個字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古時寫法中,“鶴”字有時會加上額外的火(火焰)部首,如火+鳥+木;或者會在鳥部上加上一個點,用以象征鳥的高飛。而“栖”字則多寫作木+西(将西着腰的人),意味着鶴靠着樹枝休息。
以下是一個關于鶴栖的例句:“山間幽靜的湖泊是白鶴的鶴栖之地,它們在那裡優雅地栖息。”
組詞:鶴鳴、栖身、休栖、栖息、栖風、栖遲等。
近義詞:鳥宿、鳥停、鶴踞等。
反義詞:翻飛、遷徙、離去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