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客郵的意思、客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客郵的解釋

(1).驿站的旅舍。 宋 沉遘 《和中甫新開湖》:“渺渺春波百裡浮,昔遊曾是一扁舟。十年人事都如夢,猶識河邊舊客郵。”

(2).舊時在 中國 領土上設立的外國郵局。鴉片戰争以後, 英 、 法 、 美 、 日 、 德 、 俄 等國先後在 中國 沿海口岸及一些大中城市私設郵局,侵犯 中國 主權,後經鬥争,自1917年陸續撤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客郵是漢語中具有曆史特質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客郵"由"客"(外來者)與"郵"(郵傳系統)組合構成,特指非本國設立的郵政機構。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最早見于清末文獻,專指外國在中國境内私設的郵政機構。如英國在鴉片戰争後于通商口岸設立的郵政代辦所,既服務僑民也收寄中國民衆信件。

二、曆史沿革

  1. 晚清時期:據《中國郵政史》記載,19世紀中後期,英、法、德、俄等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在中國設立"客郵"機構達143處,形成獨立于清政府的郵務系統。
  2. 民國廢止:1922年華盛頓會議上,中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廢止各國客郵,僅日本在東北地區的郵局延續至抗戰時期。

三、文化意義 在近代文學作品中,客郵常作為曆史符號出現。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通過客郵描寫反映國家主權淪喪,這種用法被《近代文學中的郵政意象研究》列為典型案例。現代語境下,該詞多用于曆史研究領域,特指特定曆史階段的特殊郵政形态。

網絡擴展解釋

“客郵”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

一、曆史背景下的特殊概念(主要含義) 指19世紀後半期至20世紀初,英、美、法、德、俄、日等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在中國領土上非法設立的郵政機構。其特點包括:

  1. 主權侵犯性:這些機構未經中國政府批準,通過鴉片戰争後的特權強行設立,嚴重損害中國郵政主權。
  2. 運營背景:最早可追溯至鴉片貿易時期,如英國在鴉片趸船上設置信箱,後逐步擴展為完整郵局體系。
  3. 郵票特征:部分國家發行加蓋漢字的郵票(如日本郵票加印“支那”字樣),形成特殊“客郵郵票”。
  4. 撤銷時間:通過國際鬥争,1917年後陸續撤銷。

二、古代漢語中的引申含義 指驿站的旅舍或信件傳遞場景,如宋代詩句“猶識河邊舊客郵”中的用法,表達對遠方信件的追憶。但該用法在現代已較少使用。

補充說明:在集郵領域,“客郵”也特指外國為海外僑民發行的郵票,這類郵票常體現文化交融特征,具有特殊收藏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絆腳索拔絲崩颠出大恭出份子叢生寸草春晖達羅毗荼人發憤自厲訪戴樊南法行浮礁凫胫府佐高貴高唐夢桁楊刀鋸滈池和附河員幌子活契火石袋兼及件子角弓反張解不下颉地颃空譏諷絶膓橘核來代撩丁梅子溟鴻摹狀母夫人納貢暖絲蟠瘿千裡意邱隴權實曲士熱淚上善若水盛坐深竹實物地租謄造跳蹶調説啼號網梭旺銷晚食吳牛喘月吳侬嬌語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