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客邮的意思、客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客邮的解释

(1).驿站的旅舍。 宋 沉遘 《和中甫新开湖》:“渺渺春波百里浮,昔游曾是一扁舟。十年人事都如梦,犹识河边旧客邮。”

(2).旧时在 中国 领土上设立的外国邮局。鸦片战争以后, 英 、 法 、 美 、 日 、 德 、 俄 等国先后在 中国 沿海口岸及一些大中城市私设邮局,侵犯 中国 主权,后经斗争,自1917年陆续撤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客邮是汉语中具有历史特质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客邮"由"客"(外来者)与"邮"(邮传系统)组合构成,特指非本国设立的邮政机构。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最早见于清末文献,专指外国在中国境内私设的邮政机构。如英国在鸦片战争后于通商口岸设立的邮政代办所,既服务侨民也收寄中国民众信件。

二、历史沿革

  1. 晚清时期:据《中国邮政史》记载,19世纪中后期,英、法、德、俄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设立"客邮"机构达143处,形成独立于清政府的邮务系统。
  2. 民国废止: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废止各国客邮,仅日本在东北地区的邮局延续至抗战时期。

三、文化意义 在近代文学作品中,客邮常作为历史符号出现。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通过客邮描写反映国家主权沦丧,这种用法被《近代文学中的邮政意象研究》列为典型案例。现代语境下,该词多用于历史研究领域,特指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邮政形态。

网络扩展解释

“客邮”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

一、历史背景下的特殊概念(主要含义) 指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英、美、法、德、俄、日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领土上非法设立的邮政机构。其特点包括:

  1. 主权侵犯性:这些机构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通过鸦片战争后的特权强行设立,严重损害中国邮政主权。
  2. 运营背景:最早可追溯至鸦片贸易时期,如英国在鸦片趸船上设置信箱,后逐步扩展为完整邮局体系。
  3. 邮票特征:部分国家发行加盖汉字的邮票(如日本邮票加印“支那”字样),形成特殊“客邮邮票”。
  4. 撤销时间:通过国际斗争,1917年后陆续撤销。

二、古代汉语中的引申含义 指驿站的旅舍或信件传递场景,如宋代诗句“犹识河边旧客邮”中的用法,表达对远方信件的追忆。但该用法在现代已较少使用。

补充说明:在集邮领域,“客邮”也特指外国为海外侨民发行的邮票,这类邮票常体现文化交融特征,具有特殊收藏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拜奠白内障襃贤别都并案並育憯酷侧影伧鄙乘鸾跨凤春风面寸纸猝然盗决叠字犯鳞干股垢厉观音莲活着湔濯蹐地矜缓就佃疾言厉气离本僥末洛阳市蟒山蒙奏魔力培植屏风清风峻节散花人山南海北折带皴身榦盛心绅士协定神弦曲税丧秫酒说场碎教损污梼戭特立天咫童枯亡恙婉冶魏阙猥缛味之素翁姑下不来台瞎搞宪府香脂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