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慷慨激揚的意思、慷慨激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慷慨激揚的解釋

激揚:振奮昂揚。精神振奮,意氣昂揚。形容情緒、語調激動昂揚而充滿正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慷慨激揚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情緒激昂、正氣凜然的精神狀态。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與用法:


一、核心釋義

  1. 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指言語或行為充滿激情與正義感,情緒高亢而振奮。

    例: “他的演講慷慨激揚,鼓舞了全場聽衆。”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724頁。

    查看來源

  2. 形容意氣風發,豪邁剛烈

    側重人物性格或氣概的豪壯激烈,如志士的凜然風骨。

    例: “嶽飛慷慨激揚,誓死抗金。”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1年,卷12第358頁。

    查看來源


二、語義分解


三、經典用例

魯迅《記念劉和珍君》中“她慷慨激揚的神情,至今還時時出現在我的眼前”,凸顯人物無畏氣概。

來源: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卷三第293頁。

查看原文


四、近義對比


五、文化背景

該成語源自古代志士仁人的精神特質,如文天祥《正氣歌》“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顔色”的剛烈氣節,成為中華文化中崇高人格的象征。

來源:《中國文化關鍵詞》,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網絡擴展解釋

“慷慨激揚”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總結如下:

基本釋義

指精神振奮、意氣昂揚,形容情緒或語調激動昂揚且充滿正氣。常用于表達人在情感激昂時的狀态,如演講、義舉或抒發豪情壯志的場景。


出處與典故

  1. 最早來源
    漢代李陵《錄别詩》提到“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揚”,初步融合了“慷慨”與“激揚”的意境。
  2. 典型用例
    《周書·韋孝寬傳》記載:“孝寬慷慨激揚,略無顧意,士卒莫不激勵,人有死難之心。”,描述将領韋孝寬以激昂言辭鼓舞士氣的場景。

用法與場景


近義詞與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典故或例句,可參考《周書》等古籍或現代詞典釋義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邊執秉政鷩衣撥去暢叙抽盤春秋戰國大河道紀司鈍蒙妒女津鄂縣風虛焚棄佛郎賦租含臉寒峭泓碧浣溪牋緩獄鹣鲽監籍嚼啜瘠地解煩金題玉躞咎過九叩禮倦苦可欲孔廟寬德窺睹來日正長澧蘭沅芷亂家門阙鋪敦青翰氣喪遒深屈害三元裡擅移燒蠟生結申杼說不上來死頭素柰調詞投牒秃鹫吞鳥橐佗巫兒無明業五知析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