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紀司的意思、道紀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紀司的解釋

明 清 時地方府一級掌管道教事宜的機構。《紅樓夢》第一○二回:“道紀司派定四十九位道衆的執事,浄了一天壇。”《清史稿·職官志三》:“府道紀司都紀、副都紀,州道正司道正,縣道會,各一人。遴通曉經義,恪守清規者,給予度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紀司是中國明代在地方設置的專門管理道教事務的官方機構。

  1. 機構性質與隸屬關系:

    • 道紀司是明代地方道教管理體系中的核心機構,屬于官方行政系統的一部分。
    • 它通常設立于府一級的行政單位(如府、州),受中央政府的僧錄司(統管全國佛教和道教事務的最高機構)和禮部的雙重領導。其官員由朝廷任命或認可,具有官方身份和品級。
  2. 核心職能:

    • 管理道教宮觀與道士:負責轄區内道教宮觀(道觀、庵堂等)的登記、管理、修繕監督等事務。對道士(包括住觀道士和雲遊道士)進行登記造冊(類似于戶籍管理),審核其度牒(官方頒發的道士身份證明),管理道士的日常宗教活動。
    • 監督道教活動:監督道教儀軌的執行是否符合官方規定,防止出現“淫祀”(不合禮制的祭祀)或借道教名義進行的非法活動。
    • 協調政教關系:作為官方代表,處理地方政府與道教界之間的事務,傳達和執行朝廷關于道教的政策法令。
    • 舉薦與考核:負責轄區内道教人才的舉薦,并可能參與對道士品行的考核,為上級機構選拔人才提供依據。
  3. 曆史背景與定位:

    • 道紀司的設置體現了明代政府對宗教(包括道教)進行系統化、制度化管理的努力。明朝繼承了前代對宗教管理的制度并加以完善,通過設立從中央(僧錄司)到地方(道紀司、道正司、道會司)的垂直管理體系,将宗教活動納入國家治理範疇,以達到“神道設教”、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的目的。
    • 道紀司的官員(如都紀、副都紀)雖由道士擔任,但其權力來源于朝廷授權,其職責更側重于行政管理而非純粹的宗教領袖。這反映了中國古代“政主教從”的特點。

來源參考:

請注意:“道紀司”是一個曆史術語,特指明代的地方道教管理機構,在現代社會已不存在對應的職能機構。其具體運作細節需依據曆史文獻和學術研究進行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

道紀司是明清時期地方府一級掌管道教事務的行政機構,其職能與曆史背景可歸納如下:

  1. 機構性質與職能
    道紀司主要負責地方道教事務管理,包括道士的度牒發放、道觀活動監督等。例如《紅樓夢》第一二回提到“道紀司派定四十九位道衆的執事”,說明該機構負責道教法事的人員調配。

  2. 職官設置
    根據《清史稿·職官志三》,府級道紀司設“都紀”和“副都紀”各一名,州設“道正”,縣設“道會”,均由通曉道教經典、遵守清規者擔任。

  3. 文獻記載
    該機構在《清史稿》及《紅樓夢》中均有明确記載,反映了明清政府對宗教事務的制度化管理。

  4. 相關術語辨析
    “道紀”一詞在哲學語境中指“道的規律”(如《老子》),但作為官職時特指道紀司的官員。

道紀司是明清地方道教管理體系的核心機構,其設置體現了古代政府對宗教活動的規範意圖。更多曆史細節可參考《清史稿》及《紅樓夢》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百觚比納不相投倉怳差承赤麻楚牧得意洋洋彫轸二解凡韻佛螺鲋魚廣土孤魂野鬼漢學很法恒碣宦吏隳紊魂夢驕厲驕色夾起尾巴嘉宴赍貸敬老尊賢舊荜忌厭駿奔走空實阃威民庸孽鳥溥暢青飼料青瑤簡七彎八拐榮木睿祖如石投水三說法三語掾梢馬生畜神旌審考適寝蜀帝花司祿酸酷隋卞台榭陶令菊調舌弄唇屯萃徒馭挽轉五行家小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