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在 廣東 廣州市 西北郊。原有 三元廟 ,為1841年 廣州 人民抗 英 組織 平英團 之舊址。 清 張維屏 《三元裡歌》:“ 三元裡 前聲若雷,千衆萬衆同時來。”
“三元裡”是廣州市白雲區的一個地名,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和現代發展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三元裡位于廣州市西北郊,轄區面積6.8平方公裡,現為白雲區下轄街道。其名稱來源有兩種說法:
1841年鴉片戰争期間,英軍入侵廣州,三元裡村民韋紹光率衆擊退英軍,并聯合周邊103鄉民衆發起“牛欄崗之戰”,成為中國近代史上首次大規模民衆自發反侵略鬥争。抗英鬥争的核心遺址包括:
清代詩人張維屏在《三元裡歌》中描述抗英場景:“三元裡前聲若雷,千衆萬衆同時來”。1958年郭沫若為紀念館題詞,進一步強化其曆史地位。
總結來看,“三元裡”既是承載民族抗争精神的曆史符號,也是廣州城市發展的縮影。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6、7、10、12等來源。
《三元裡》是一個地名,在中國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指的是位于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的一個地方,也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抗擊日本侵略的戰鬥地。
《三元裡》這個詞由“三”、“元”和“裡”三個字組成。
1. 拆分部首:
- “三”字的部首是“一”。
- “元”字的部首是“兒”。
- “裡”字的部首是“田”。
2. 筆畫數:
- “三”字有三畫。
- “元”字有四畫。
- “裡”字有七畫。
《三元裡》這個詞來源于福建漳州市永春縣的一個地名。清朝末年,有一支由漳州遷往廣東開辟耕地的農民隊伍,他們在廣東建起了三個農田村落,分别命名為“南元”、“北元”和“東元”,合稱為“三元”。後來,這裡成為了中國抗日戰争的重要戰役地,因此得名為《三元裡》。
繁體字形:「三元裡」。
古時候,有些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
示例:
- 古時的 “三” 字寫作 “叁”。
- 古時的 “裡” 字寫作 “裏”。
《三元裡》這個詞常用于描述中國近代史上的抗擊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
示例:
- 他們在《三元裡》浴血奮戰,堅決捍衛了家園。
《三元裡》這個詞無法從字面上進行組詞。
《三元裡》這個詞的近義詞是《永新堡》。
《三元裡》這個詞的反義詞是《日本侵略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