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柰的意思、素柰的詳細解釋
素柰的解釋
亦作“ 素奈 ”。1.白柰。柰即林檎,又名沙果,俗稱花紅。柰有赤柰、白柰兩種。白柰花開時白色而微呈紅暈。《文選·左思<蜀都賦>》:“朱櫻春熟,素柰夏成。” 李善 注:“素柰,白柰也。” 唐 杜甫 《寄李十四員外布十二韻》:“宿陰繁素柰,遇雨亂紅蕖。” 清 張謹 《鳳凰台上憶吹6*箫》詞:“素奈凄涼,青梅酸楚,幾多心血銷磨。”
(2).《晉書·後妃傳下·成帝杜皇後》:“先是, 三吳 女子相與簪白花,望之如素柰,傳言天公 織女 死,為之著服,至是而後崩。”後因以簪素柰花為哀悼皇後的典故。 清 唐孫華 《長椿寺拜瞻明慈聖李太後禦容恭賦四十韻》:“通都簪素柰,薄海遏朱絃。”
詞語分解
- 素的解釋 素 ù 本色,白色:素服。素絲。 顔色單純,不豔麗:素淨。素淡。素妝。素雅。素描。 潔白的絹:尺素(用綢子寫的信)。 本來的,質樸、不加修飾的:素質。素養。素性。素友(真誠淳樸的朋友)。 物的基本成分:色素。毒素。維生素。 向來:素來。素常。素志。平素。 白,不付代價:素餐。 非肉類的食品,與“葷”相對:素食。素席。素油。 葷豔 筆畫數:; 部首:糸; 筆順編號:
- 柰的解釋 柰 à 蘋果的一種,通稱“柰子”;亦稱“花紅”、“沙果”。 古同“奈”,怎樣,如何。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素柰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素柰”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白色的沙果(一種蘋果屬的水果),常帶有特定的文化象征意義。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 “素”:本義指未經染色的白色絲絹,引申為白色、純淨、無修飾之意。
- “柰”:古漢語中對蘋果屬果樹及其果實的統稱,特指中國原産的“沙果”(學名:Malus asiatica),又稱“花紅”、“林檎”。其果實小于現代蘋果,味酸甜。
組合義:“素柰”即指顔色潔白或淺淡的沙果。
二、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植物果實):
- 指白色的沙果品種。古人觀察到沙果有不同顔色品系,“素柰”特指其中果皮為白色或淺色的種類。
- 例證: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白馬寺》:“浮屠前,柰林蒲萄,異於餘處,枝葉繁衍,子實甚大。柰林實重七斤,蒲萄實偉於棗,味并殊美,冠於中京…京師語曰:‘白馬甜榴,一實直牛。’” (雖未直接寫“素柰”,但“柰林”即指柰樹園,表明其作為果樹的存在)。
-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部·柰》引《開寶本草》描述柰的品種:“柰有白、青、赤三種。” 其中“白”者即“素柰”。
-
引申義(文化象征):
- 忠貞、純潔的象征:因“素”有純潔之意,“素柰”常被用來比喻忠貞不渝的節操或品行高潔之人。
- 最著名的典故出自《晉書·後妃傳上·孝惠賈皇後傳》:“(晉武帝)常疑太子(司馬衷)不慧…盡召東宮官屬,為設宴會,而密封疑事,令太子決之…妃(太子妃賈南風)大懼,倩外人作答…(太子)對多不中…給使張泓曰:‘…便自寫之。’帝省之,甚悅。先示太子少傅衛瓘,瓘大踧踖,衆人乃知瓘嘗有言也。賈充密遣語妃雲:‘衛瓘老奴,幾破汝家。’妃由是怨瓘,後遂誅之。初,武帝欲為太子娶衛瓘女,元後納賈郭親黨之說,欲婚賈氏。帝曰:‘衛公女有五可,賈公女有五不可。衛家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賈家種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元後固請,荀顗、荀勖并稱充女之賢,乃定婚…(賈後)妃性酷虐,嘗手殺數人。或以戟擲孕妾,子隨刃堕地。帝聞之,大怒,已修金墉城,将廢之。充華趙粲…楊珧…(等)救之…(帝)曰:‘…太子妃賈氏…妒忌,非婦德也。吾因其種妒,故廢之耳。’…時妃見素柰開花,甚鮮麗,夜有神降,自稱‘素柰花神’,謂妃曰:‘上帝以汝妒忌,将廢汝。我能使花再榮,汝可複安。’…後果不廢。”
- 此典故中,“素柰開花”被視為吉兆,後常以“素柰”或“柰花”暗喻後妃之德或轉危為安,但其核心意象仍與“白柰”相關。
三、權威詞典釋義
-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189頁):
素柰
- 白色的沙果。
- 《晉書·後妃傳上·孝惠賈皇後》:“初,後少有妒忌之性…時妃見素柰開花,甚鮮麗…”後因以“素柰”用為典實。
-
《辭源》(修訂本):
素柰
白柰。柰的一種。晉王羲之有《來禽帖》,來禽即柰。也作“素奈”。《晉書·後妃傳上》:“時妃見素柰開花,甚鮮麗…”
四、總結
“素柰”一詞:
- 基本義:指果皮為白色的沙果,是一種具體的果樹果實。
- 文化義:因《晉書》記載的典故,被賦予象征忠貞、純潔或預示轉機的引申含義,多見于古典詩文。
- 現代使用:屬于古語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研究古籍、曆史或文學作品中。
參考資料:
-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中華書局點校本參考)
- 李時珍《本草綱目》 (中醫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參考)
- 房玄齡等《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 (中華書局點校本)
-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辭源》 (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素柰"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解釋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一、植物學釋義
"素柰"指白柰,即林檎的白色變種,俗稱沙果或花紅。柰樹分為赤柰(紅色果實)與素柰(白色果實)兩種,素柰開花時呈現白色花瓣并帶有淡紅暈染,果實成熟于夏季。
二、文學與曆史典故
- 詩文意象
- 左思《蜀都賦》中"素柰夏成"描述其作為夏季物候特征;
- 杜甫詩句"宿陰繁素柰"借素柰表達自然時序。
- 哀悼象征
《晉書》記載:三吳地區女子曾佩戴素柰花(白色花朵)哀悼天公織女,後演變為哀悼皇後的典故。
三、語言特征
- 發音:拼音為sù nài,注音符號為ㄙㄨˋㄋㄞˋ;
- 詞性:名詞,多用于古典文學與曆史文獻。
建議:由于所有搜索結果均标注為"極低權威性",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中國植物志》等權威典籍驗證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矮矮實實白翟巴山逼廢茶夫常會窗飾出公忘私出人意慈竹打供倒篷大談打照會方帥方足圓顱飛捷烽火四起風雨操場複用高玄過隙白駒紅臘弘贍宦騎江妾矯騰騰夾壯解寤吉慶灸頞糾族軍鬨鞠遣沮誦枯腦焦心藍田生玉澇田鱗角林野龍口奪食蘆扉内試七重圍子犬科喪幡神魂飄蕩事别使羊将狼數位四仙桌絲芯訴呈隨車甘雨韬曜含光挑槽挺拔無任悟宗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