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秃鹫的意思、秃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秃鹫的解釋

大型猛禽名。頸後裸出有絨毛,嘴尖銳如鈎,性猛烈,常食小動物及鳥獸屍體。多留居我國西部山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秃鹫(學名:Aegypius monachus),漢語詞典中通常指一種大型猛禽,屬于鷹科秃鹫屬。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闡釋:

一、基本釋義與形态特征

秃鹫最顯著的特征是頭部及頸部裸露無毛,呈灰白色或淡粉色,頸部具皺褶狀皮膚,這一形态利于其鑽入動物屍體内部取食時保持清潔。成年個體體長可達1米以上,翼展約2.5-3米,羽毛以深褐色為主,喙粗壯呈鈎狀,適應撕扯腐肉。

二、生态習性與行為

作為自然界重要的"清道夫",秃鹫主要以大型哺乳動物的屍體為食,通過敏銳的視覺和高空盤旋能力定位腐肉。其強效的胃酸可分解腐肉中的細菌,有效抑制病原體傳播,對維持生态系統健康具有關鍵作用。繁殖期多築巢于懸崖或高樹,每窩産卵1-2枚。

三、文化象征與保護現狀

在傳統文化中,秃鹫常被視為死亡與重生的象征(如西藏天葬習俗)。由于栖息地喪失、誤食毒餌及盜獵等因素,秃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在中國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鍊接:https://www.cp.com.cn/book/7b47f5c6f.html
  2.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鍊接:https://www.cihai.com.cn/book/detail/21040

網絡擴展解釋

秃鹫是一種大型猛禽,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詞義與特征:

1.基本特征

2.形态描述

3.習性與生态

4.分布範圍

5.文化意義與保護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本溪市林業和草原局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豹文鼠叱嗟彈拍丹烏道業地光二俊匪忱馮資诰封公緒诟龜呼天貫矢荷屋鴻工惶栗化氣回沙驕愛甲舍饑附金翅扇井收金谷老雞師就兒裡救世口供寬德勞竭離卻禮容流僈縷析蠻做珉玉蒲姿千百愆義輕傲青蘋末傾斜秦鬟妝鏡塞絕商辦尚論十二因緣水罐銀盆舒疾熟銅姒娣四守台官通虜推阻外秀猥衰五粱禾孝衣裳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