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杼的意思、申杼的詳細解釋
申杼的解釋
見“ 申紓 ”。
詞語分解
- 申的解釋 申 ē 地支的第九位,屬猴。 用于記時: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 陳述,說明:申述。申斥。申辯。申冤。三令五申。申請。申報。 重複,一再:“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中國上海市的别稱。 姓。 筆畫
- 杼的解釋 杼 ù 織布機上的筘,古代亦指梭:機杼(a.指織布機,如“不聞杼杼聲,惟聞女歎息”;b.喻詩文的構思和布局,如“自出杼杼”)。 薄,削薄,減削:“凡為輪,行澤者欲杼,行山者欲侔”。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申杼”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ēn zhù,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1.基本解釋
- 核心含義:指“抒發”,即表達内心的情感或思想。該詞與“申纾”(shēn shū)同義,常見于古典文獻中。例如《隋書·經籍志四》提到屈原“申杼其心”,即通過《離騷》抒發憂思。
2.詞源與結構
- “杼”的本義:原指織布機的梭子(如“機杼”),象征編織的動作。在“申杼”中,“杼”引申為“表達”,與“申”(表達、申述)結合,強調情感的流露。
3.用法與語境
- 文學場景:多用于描述詩文創作或情感表達,如“自出杼杼”比喻詩文構思獨特。
- 近義詞:申纾、抒發、表達。
4.權威來源與引用
- 搜狗百科和《漢語詞典》均明确其釋義,而《隋書》的用例進一步佐證其曆史背景。
“申杼”是帶有古典色彩的動詞,側重情感或思想的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隋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申杼》這個詞的意思
《申杼》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端正、正直、堅定”。
《申杼》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申杼》的拆分部首是“木”,總共有8個筆畫。
《申杼》的來源
《申杼》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典籍《周易》中。在《周易》中,申杼是一種爻辭,用來描述一種端正、堅定的品質。
《申杼》的繁體
《申杼》的繁體字為「申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申杼》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為「申木,并是兩個并列排列的木字,中間有一點相連形成一個點」。
《申杼》的例句
他的品行一直都非常申杼。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申正、申明、申察。
近義詞:剛正、正直、堅定、正氣。
反義詞:邪惡、曲折、軟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