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寬緩刑獄。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 溫舒 之緩獄, 谷永 之諫仙,理既切至,辭亦通暢。”
“緩獄”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uǎn yù,其核心含義是寬緩刑獄,即通過減輕刑罰或延緩案件審理來體現司法寬和。以下是詳細解釋:
這一概念在古代文獻中已有體現,例如:
在當代語境中,“緩獄”可引申為對司法制度的人性化改良,例如:
需注意與“緩刑”區别:緩刑是具體刑罰執行方式,而緩獄更偏向司法政策導向,強調整體刑獄制度的寬緩化。
《緩獄》是一個成語詞組,意思是暫時解除牢獄之苦。該詞通常用來形容暫時得到解脫、減輕困境的意境。
《緩獄》中的第一個字《緩》是由纟(纟是“紅”)和卄(卅是代表動作的半旁)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11。
《緩獄》中的第二個字《獄》是由犭(犬是狗)和犬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11。
《緩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昭帝紀》這本書中,形容讓被囚禁的官員暫時出獄。這個成語後來被廣泛運用在文學作品中,用來表達人們在苦難之中找到一絲喘息的希望。
《緩獄》的繁體寫法是「緩獄」。
古時候,《緩獄》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一種古代寫法是「緩獄」;另一種寫法是「緩獄劬勞」,即在獄中艱辛勞作。
1. 在經曆了數年的牢獄生活之後,他終于得到了《緩獄》,重見天日。
2. 這個國家對囚犯進行了一項大赦,讓他們得到了一次《緩獄》的機會。
1. 緩解
2. 緩步
3. 獄吏
4. 獄中
1. 解脫
2. 解救
3. 獲得自由
1. 牢獄
2. 困境
3. 壓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