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亢音高唱”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放開喉嚨,高聲歌唱。其中“亢”指喉嚨,“高唱”即大聲歌唱,形容聲音洪亮、氣勢充沛的歌唱狀态。
出處與典故
源自東漢傅毅的《舞賦》:“動朱唇,纡清揚,亢音高唱,為樂之方。”描述了舞者歌唱時情緒飽滿、聲音高亢的場景。
發音與結構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描述,表現歌唱時的激昂情緒,也可引申為慷慨陳詞或氣勢磅礴的表達(如演講、朗誦等場合)。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代文學研究資料。
“亢音高唱”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高聲唱歌或說話。它的拆分部首分别為亠(頭部)和言(說話)。
根據漢字的筆畫順序,它的筆畫數為8。
《亢音高唱》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亢音”指的是高聲,它來自于《詩經·小雅·南山有台》中的一句:“亢亢高歌室家兮,骁骁将馳不騎兮。”而“高唱”則指的是高聲歌唱。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亢音高唱”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亢”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亢”字在古代寫作“夼”。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亢音高唱,把這首歌演繹得非常動情。
2. 演員們亢音高唱,為觀衆帶來了一場精彩的音樂會。
與“亢音高唱”相關的組詞有:
1. 亢奮:形容人情緒激動、興奮。
2. 高歌:形容高聲歌唱。
3. 誇誇其談:形容誇大事實、說大話。
4. 低語:指低聲說話。
近義詞包括:高聲歌唱、大聲唱。
反義詞包括:低聲歌唱、輕聲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