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寄生命。 宋 陸遊 《病中作》詩:“俗巫醫不藝,嗚呼安托命?”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大哉神器,億萬生靈之所托命也。” 茅盾 《雜感二題·二丑角》:“納粹大小頭目正在‘西線’的盟軍占領的城市中,找得了最安全保險的托命之所。”
“托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托命”指将生命寄托于某人或事物,表達極度的依賴或信任。字面可理解為“托付性命”,常出現在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強調生死攸關的信任關系。
現代漢語中,“托命”較少使用,但在描述曆史事件或文學創作時,仍可表達對某人/事的絕對信任,如茅盾曾用“托命之所”形容納粹頭目尋求庇護的場所。
“托命”通過曆史典故和文學實例,生動體現了生死相依的信任關系。需注意其古雅色彩,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
托命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扌(手部)和命(生命)。它的筆畫總共有14畫。
《托命》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文學家曾鞏的《古文今釋》一書中,意為寄予生命、祈求生命的保佑。
在繁體字中,托命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在古代,托命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是由“》”和“》”組成。
1. 他毫不猶豫地托命于戰場,為了保衛家園。
2. 在生死關頭,她托命于醫生的手中。
1. 托付:将事物寄托給他人負責。
2. 托運:将貨物交付給物流公司進行運輸。
3. 命令:上級對下級發布的指示。
寄托、寄予、寄寓。
放棄、舍棄、抛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