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閘門使水流出。亦比喻人流湧出。《文彙報》1991.7.4:“隨後又到位于 江蘇省 平望 以西的 太浦 閘,了解開閘引流情況。” 姜妙香 《追懷往事》:“要是一般演員在戲快結束前坐着唱大段反二簧,觀衆就該‘開閘’了。”
“開閘”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根據不同語境分為字面意義和比喻用法:
字面意義
指打開閘門使水流出,常見于水利工程或河道管理中。例如水庫、水壩通過開閘調節水位,防止洪澇災害。其動作本身涉及機械操作,如滑動閘門、平衡錘系統等。
構詞解析
形容人流或事物的集中釋放
例如:“觀衆開閘退場”比喻人群快速湧出;或描述資本市場中“IPO開閘”,指企業上市融資限制解除,股票供應增加。
特定領域中的引申義
常用譯法包括cut-off(截斷)、switching off(關閉),但需結合具體語境調整。
《開閘》是一個成語,表示打開水閘、解開困境或限制,使事情有所發展或變化。
《開閘》的拆分部首是「門」和「火」,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3」和「4」。
《開閘》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水利工程,水閘是控制水流的設施,開閘就是指打開水閘控制水流。後來逐漸引申為其他方面的意義。
《開閘》的繁體字為「開閘」。
在古代,「閘」通常寫作「閘」,「開」寫作「開」。
1. 時間到了,讓我們開閘放水,讓大家盡情娛樂。
2. 公司終于決定開閘放寬限制,使員工的發展機會更多。
開閘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以下詞語:
1. 開閘放水:指打開水閘,釋放水流。
2. 開閘放寬:指解除限制,放寬限制。
3. 開閘放行:指打開道閘,放行車輛。
1. 解封:指解除限制,使事情得以發展。
2. 解禁:指解除禁令,使某項活動合法化。
關閉、封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