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投迹 ”。
亦作“ 投跡 ”。舉步前往,投身。《莊子·天地》:“且若是,則其自為處危,其觀臺多物,将往投迹者衆。” 三國 魏 锺會 《檄蜀文》:“誠能深鑒成敗,邈然高蹈,投跡 微子 之蹤,措身 陳平 之軌,則福同古人,慶流來裔。”《新唐書·狄仁傑傳》:“不循禮義,投迹犬羊,以圖賒死,此君子所愧。”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翰林非病叟所處,寵祿非庸夫所食,官謗可畏,幸而得請,投跡故山。”
“投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投迹”既可指具體的行動(如前往某地),也可引申為人生選擇(如效仿他人或遷移定居)。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尤其在古代文獻中常含褒貶色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莊子》《文選》等原文。
《投迹》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在某個地方留下腳印或痕迹的意思。
《投迹》由兩個部首組成:手部(扌)和辵部(辶)。它的總筆畫數是10。
《投迹》來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餘方投迹,不敢康年。”在這裡,投迹指的是留下自己的腳印,意思是自己在世上留下一點名聲。
《投迹》的繁體寫法為「投蹟」。
在古時候,「投迹」的寫法略有不同。其古字形為「投跡」,其中「跡」是由「足」和「止」組成的。
1. 他走過這裡,留下了自己的投迹。
2. 這幅畫描繪了大漠上獨行者的投迹。
1. 投影:指物體的影子落在某個表面上的現象。
2. 迹象:指可以推測出事情或存在的痕迹或事物。
3. 迹近:表示接近某個地方或人的。
4. 投注:指将財産或希望等投入某種事物或活動中。
1. 痕迹:表示在某個地方留下的印記或迹象。
2. 足迹:指行走過程中腳印所形成的痕迹。
1. 清白:表示沒有任何不良行為或惡習,沒有留下任何污點或痕迹。
2. 無迹:表示沒有留下任何蹤迹或痕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