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薄徒的意思、薄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薄徒的解釋

淺薄無知或浮薄輕佻的人。 唐 元稹 《戒勵風俗德音》:“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曾無恥格,益用凋刓,小則綜覈之權見侵於下輩,大則樞機之重旁撓於薄徒。” 唐 林寬 《曲江》詩:“傾國妖姬雲鬢重,薄徒公子雪衫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沒用處》:“奈何近世薄徒,自為岸谷,以含毫紙墨為末事,以察言守分為名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薄徒”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指淺薄無知或浮薄輕佻的人
    這一含義在古籍中較為常見,例如唐代元稹的《戒勵風俗德音》中提到“大則樞機之重旁撓於薄徒”,林寬《曲江》詩中也有“薄徒公子雪衫輕”的描述()。現代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等均沿用此釋義,形容人的品行不端或輕浮。

  2. 成語:指對幫助自己的人心存懷疑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歸為成語,解釋為“不信任他人意圖或動機”。但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未見明确記載,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二、讀音與結構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作品中,例如批評某人“薄徒無行”,或形容群體“薄徒之輩難成大事”。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現代詞典及語言學分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薄徒

薄徒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文化修養淺薄的人。下面是關于薄徒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薄徒的拆分部首是艸(草字頭部首),它由11個筆畫組成。

來源

薄徒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可能是古代文人用來形容不具備深厚文化修養的人。

繁體字

薄徒的繁體字為薄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薄徒的寫法和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他對于文學知識了解太少,真是個薄徒。

組詞

薄學(指學識淺薄)、薄才(指才華不足)等。

近義詞

淺薄、淡泊、文化低下。

反義詞

博學、淵博、博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