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汾陽的意思、汾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汾陽的解釋

(1). 汾水 之北地區。 春秋 時屬 晉 。《國語·晉語二》:“中大夫 裡克 與吾矣,吾命之以 汾陽 之田百萬。”

(2).猶 汾 射 。《晉成帝哀冊》:“韻隆 汾陽 ,道侔垂拱。”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黃屋實不殊於 汾陽 即事也。” 南朝 陳 徐陵 《丹陽上庸路碑》:“屈至道於 汾陽 ,勞疑神於 藐射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汾陽"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專有名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汾陽"最初為地理方位詞,指汾河之北地區。《漢語大詞典》記載:"汾陽,汾水之北也",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的命名規則在此得到體現(來源:《漢語大詞典》第3卷)。後演變為特定地域名稱,今特指山西省呂梁市代管的縣級市——汾陽市,該地位于汾河西岸台地,故得此名。

二、曆史沿革 作為行政區劃名稱始見于戰國時期,《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載:"汾陽邑,戰國趙地,在今山西靜樂縣西",漢代置汾陽縣,屬太原郡(來源:《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現行汾陽市建制可追溯至1996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來源:汾陽市人民政府官網)。

三、文化典故 該詞承載着重要曆史記憶,唐代宗大曆年間封郭子儀為"汾陽郡王",使其成為忠勇精神的象征,《舊唐書·郭子儀傳》詳載其受封經過(來源:《舊唐書》卷一百二十)。後世文學作品中常以"汾陽"代指郭子儀,如《全唐詩》收錄多首提及"汾陽"的詠史詩。

四、相關詞組 • 汾陽宮:隋炀帝在汾州修建的離宮,見《隋書·地理志》 • 汾陽帽:戲曲中郭子儀專屬盔頭造型 • 汾酒:因産地得名的中國名酒,有"得造花香"美譽(來源: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官網)

注:本文引證文獻均來自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及政府公開信息平台,核心釋義内容通過《漢語大詞典》《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等權威工具書交叉驗證,确保語義解釋的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汾陽”一詞的含義可從地理、曆史、文化三個維度綜合解析:

  1. 地理概念 指汾水北岸地區,因古代以“水北為陽”得名(如《國語·晉語二》提及“汾陽之田”)。現為山西省縣級市,位于呂梁山東麓,屬溫帶季風氣候,坐标東經111°26'-112°00',北緯37°08'-37°29'。

  2. 曆史沿革

    • 春秋屬晉國,西漢設茲氏縣,宋金時期因汾陽軍駐過得名,1996年撤縣設市,2003年由呂梁市代管。
    • 唐代名将郭子儀因平定安史之亂被封“汾陽王”,成為重要曆史符號。
  3. 文化意象 部分文獻中衍生出“謙虛”的引申義,如《查字典》所述傅玄典故,但此說法未見于高權威史料,可能為民間文學演繹。

需注意:作為現代行政區劃時,特指山西省汾陽市;引用古籍時需結合具體語境,避免混淆原始地理概念與衍生文化意象。

别人正在浏覽...

八賢王卑細財氣朝光抄録辰堠傳驿粗鄙等價交換第四野戰軍東張西張度脫發明家分會藩條膏車秣馬臯洛高鐵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溝澆關汾號天扣地槐绶還魂加封兼城将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堅意教程擠擠錦念進止計文決羽君母客串曠濟窺孔喟然而歎昆山之玉勑書默塞抛磚蓬蔂聘用啟羅邁當全軍覆滅群像戎士三西三注三唱赦肺侯省己束手受斃私隸素浐同賀陀羅尼門纨質小相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