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楷書吏的意思、楷書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楷書吏的解釋

專用楷隸謄抄古文書籍的官吏。 晉 代始置。 宋 高似孫 《緯略·楷書》:“廣内置楷書吏,自 晉 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楷書吏”一詞有兩種不同角度的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語言演變來理解:

  1. 曆史官職解釋
    指晉代設立的專職謄抄官員,負責用楷隸字體謄錄古籍文獻,确保文本的規範性和準确性。這一職務體現了古代對文字書寫的重視,如宋代高似孫《緯略·楷書》記載:“廣内置楷書吏,自晉始。”

  2. 成語化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文書官員寫字工整規範、工作認真負責。此用法側重借“楷書”的端正特點,比喻官員嚴謹的文書處理态度。


補充說明

建議進一步查閱《緯略·楷書》或《漢書·藝文志》等古籍獲取原始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楷書吏

《楷書吏》是一個詞彙,由楷、書、吏三個字組成。以下是對該詞的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概念的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楷書吏》這個詞可得到以下結果:

楷(手):部首為手,總筆畫數為3。

書(言):部首為言,總筆畫數為4。

吏(口):部首為口,總筆畫數為5。

來源和含義

《楷書吏》的來源是由楷、書、吏三個字結合而成。楷書指的是指書法中的一種字體,是漢字發展演變過程中的一種标準字形。吏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官員身份,負責處理政務和文書工作。《楷書吏》一詞的含義是指從事書寫、處理文書工作的官員,特指以楷書寫字的官吏。

繁體

傳統繁體中,楷、書、吏的寫法如下:

楷:橫折折撇豎,總筆畫數為17。

書:橫折橫橫豎,總筆畫數為9。

吏:橫豎豎橫橫豎,總筆畫數為6。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楷、書、吏的寫法和現行字形有所不同。下面是古時候漢字寫法:

楷:橫折橫橫豎,總筆畫數為11。

書:豎折橫橫豎下折,總筆畫數為8。

吏:橫豎橫豎下橫豎鈎,總筆畫數為6。

例句

1. 他在政府工作多年,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楷書吏。

2. 這位楷書吏的書寫非常規範,字迹清晰。

3. 楷書吏的工作需要細緻耐心和一定的書法功底。

組詞

楷書、吏部、吏治、吏員、吏治體系

近義詞

書吏、楷書員、楷書官

反義詞

草書吏、隸書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