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污辱”。亦作“汚辱”。1.恥辱。《管子·形勢解》:“中無情實則名聲惡矣,修行慢易則汚辱生矣。”《史記·刺客列傳》:“ 政 所以蒙汚辱自棄於市販之間者,為老母幸無恙,妾未嫁也。”
2.指蒙受恥辱。 唐 元結 《惡圓》:“寧方為汚辱,不圓為顯榮。” 魯迅 《書信集·緻黃源》:“因思《譯文》與其污辱而複生,不如先前的光明而死。”
3.卑鄙;卑污。《管子·明法解》:“行貨財而得爵祿,則汚辱之人在官。” 宋 王得臣 《麈史·知人》:“ 齊桓公 行甚污辱,而為五霸之盛者,蓋能用 管仲 耳。”
4.指低下卑污之地。《淮南子·說山訓》:“美之所在,雖汚辱世不能賤;惡之所在,雖高隆世不能貴。”
5.玷辱;玷污。《漢書·司馬遷傳》:“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 宋 蘇舜欽 《與歐陽公書》:“設有自誣者,則席賓皆遭污辱矣。” 明 李贽 《答焦漪園書》:“弟既處遠,勢難遙度,但不至取怒於人,又不至汚辱此書,即為愛我。” 巴金 《光明·狗》:“像這樣怎麼能夠算做一個人呢?這豈不太污辱了這個神聖的字嗎?”
6.侮辱。《三國演義》第九回:“ 允 老邁無能之輩,不足為道;可惜将軍蓋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十五章:“過去我們雖然也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可是人民是被污辱被奴役的。”
7.指奸污。《後漢書·劉盆子傳》:“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污辱 呂後 屍。”《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瑞虹 見合家都殺,獨不害他,料必然來污辱。奔出艙門,望江中便跳。”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轶聞·六指人冤獄》:“新人以新郎既死,復遭污辱,遂自縊。”
“汙辱”是“侮辱”的異體寫法,兩者含義相同,拼音均為wū rǔ,屬于漢語詞彙。以下是詳細解釋:
損害他人尊嚴
指通過言語、行為等方式貶低或羞辱他人,使其感到難堪或失去尊嚴。例如:“當衆揭短是一種嚴重的汙辱行為。”
對應英文:humiliate / insult
玷污、敗壞
表示對名譽、物品或環境的破壞或污染。例如:“貪污受賄會汙辱整個集體的聲譽。”
對應英文:defile
如需更權威的釋義,建議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或專業語言學網站。
汙辱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水”和“冖”,共12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演變過程中。
在繁體字中,汙辱的寫法為「汙辱」。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汙辱的古代寫法為「污辱」。
以下是一些關于汙辱的例句:
1. 那個流言對他造成了巨大的汙辱。
2. 他在工作中遭受了汙辱,但依然保持了尊嚴。
3. 她無法忍受被污辱的感覺,因此選擇離開那個環境。
以下是一些與汙辱相關的組詞:
1. 污穢(wū huì):指淨化度低,不幹淨或弄髒。
2. 辱駡(rǔ màn):指侮辱和謾罵。
3. 侮辱(wǔ rǔ):指言語或行為上對人格、尊嚴進行的侮慢和不敬。
以下是一些與汙辱相關的近義詞:
1. 羞辱:指公開或暗地裡使人感到羞愧和恥辱。
2. 侮辱:指言語或行為上對人格、尊嚴進行的侮慢和不敬。
3. 中傷:指用言辭攻擊、诽謗他人。
以下是一些與汙辱相關的反義詞:
1. 尊敬:指對他人或自身的尊重和崇敬。
2. 贊美:指表達對他人優點和成就的稱贊和贊美。
3. 鼓勵:指對他人進行積極激勵和支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