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蹈節死義的意思、蹈節死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蹈節死義的解釋

蹈:履行,實行。堅守節操,以身殉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蹈節死義”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語,指為堅守節操、踐行正義而獻出生命。以下從詞典角度分點闡釋其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蹈”意為踐行、遵循,“節”指氣節操守,“死義”即因維護道義而死。合指以生命捍衛氣節與正義的行為。該詞多用于褒揚忠貞之士,如《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守節義而殉身”。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1. 單字溯源
    • “蹈”本義為踩踏,引申為實踐(《說文解字》釋“踐也”);
    • “節”原指竹節,後喻道德約束(《禮記》稱“禮者,節之準也”)。
  2. 構詞邏輯

    采用并列結構,“蹈節”與“死義”互為補充,強調從堅守到犧牲的完整過程。

三、典故與文獻用例

最早見于《晉書·忠義傳序》:“蹈節死義,蓋取其心誠然。”描述東周時期苌弘因忠谏被殺的史事。宋代《太平禦覽》引《後漢書》載李固門生冒死收屍,亦被贊為“蹈節死義”。

四、近義與反義對照

五、現代應用場景

現多用于曆史研究、文學評論領域,如評價文天祥《正氣歌》中“時窮節乃見”的精神内核,或分析近代革命志士的犧牲精神。

網絡擴展解釋

“蹈節死義”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ǎo jié sǐ yì,形容堅守節操,為正義而獻身。以下是詳細解釋:

1.釋義

2.出處

最早見于《晉書·元帝紀》:“惟有蹈節死義,以雪天下之恥,庶贖斧钺之誅。”
——此句為晉元帝司馬睿在國難時表明心志的言辭,強調以死明志、洗刷國恥。

3.語法與用法

4.延伸解讀

5.應用場景

適用于曆史評述、文學作品或對忠貞人物的評價,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典故或具體語境用法,可參考《晉書》或相關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潮白相人八月節被動兵府才華蓋世參畢草茵曾母投杼朝烏赤瓦不剌俶詭出鬼入神蠢陋竄貶蕩散當須登晨獨弦琴耳管翻秧子孤雲野鶴海翻簡習急稻子靜治倨骜絶粻六際馬角蠻俚腼顔免責弭定滅沒明樓民生主義偶成旁行鉛淚氣度青雲料秦原鵲畫弓人模狗樣叡智神智體示導守孝屬界陶樂陶輪體規畫圓挽力想前顧後相沿成習陷失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