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冠的意思、大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冠的解釋

(1).武冠。《戰國策·齊策六》:“﹝ 田單 ﹞遂攻 狄 ,三月而不克之也。 齊 嬰兒謡曰:‘大冠若箕,脩劍拄頤。攻 狄 不能,下壘枯丘。’”《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及見 光武 絳衣大冠,皆驚曰:‘謹厚者亦復為之’,乃稍自安。” 李賢 注引 董巴 《輿服志》曰:“大冠者,謂武冠,武官冠之。”

(2).高冠。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涉務》:“ 梁 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帶,大冠高履,出則車輿,入則扶侍。” 明 劉基 《賣柑者言》:“峩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 伊 臯 之業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冠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本義:大型冠冕(古代禮冠)

指形制較大、用于重要禮儀場合的冠冕,多屬高級官員或貴族佩戴。其形制莊重,象征身份與權力,常見于祭祀、朝會等儀式。例如《後漢書·輿服志》記載,漢代武官所戴“武冠”亦稱“大冠”,以漆紗制成,冠側插貂尾為飾。

二、引申義:武冠别稱(漢代職官制度)

特指漢代侍中、中常侍等武職官員的禮冠,又稱“惠文冠”“趙惠文王冠”。其制源于戰國趙武靈王,以貂尾、鹖羽等裝飾區分等級,彰顯武勇。《晉書·輿服志》載:“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侍中、常侍加黃金珰,附蟬為文,貂尾為飾。”

三、文化内涵與等級象征

  1. 禮制等級:大冠的材質(如漆紗)、配飾(貂尾、蟬紋)均嚴格對應官階,體現古代服飾的禮法功能。唐代杜佑《通典》詳述其演變:“漢制,武冠加雙鹖尾,豎左右……後漢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珰,貂尾為飾。”
  2. 職能标識:冠飾差異區分文武官職,如“貂蟬冠”專屬侍從近臣,“鹖冠”則屬武将,反映古代職官體系的視覺符號化特征。

四、文獻例證

權威參考來源

  1. 《後漢書·輿服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晉書·輿服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杜佑《通典·禮典》(中華書局影印本)
  4. 《漢書·佞幸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大冠”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字面含義

  1. 武冠
    指古代武官所戴的帽子,象征身份與威嚴。例如《戰國策》中記載齊國童謠“大冠若箕,脩劍拄頤”,形容武将田單的裝束。東漢《後漢書》也提到光武帝“绛衣大冠”,李賢注稱其為武官之冠。

  2. 高冠
    指士大夫階層佩戴的高頂帽子,體現身份尊貴。如北齊《顔氏家訓》描述梁朝士大夫“大冠高履”,明代劉基《賣柑者言》諷刺官員“峩大冠、拖長紳”,均指此類裝束。


二、成語引申義

發音:dà guān
含義:形容人傲慢自大、自視甚高。
使用場景:多用于批評态度倨傲、目中無人者。例如:“他總以大冠姿态對待同事,令人反感。”
出處:該引申義源于“大冠”高聳的形态,暗喻人擡高自身地位。


三、例句參考

  1. 鳥類名稱:音樂聲中,大冠鹫(一種鷹科鳥類)盤旋于夏日天空。
  2. 農業設計:雞用大冠籠具適用于草雞等大冠品種。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出處或完整例句,可查閱《戰國策》《後漢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阿特拉斯八師承明廬丹洞大群大曬颠寒作熱地平面恩赦方夏飛鷰崗嶺高掇公道過厚嚎哭鹘嘲毀節堅卧驕侈暴佚計籌緊切進退格寄興寓情既以卷梁絶氣開山祖師考極狂嗥筐籮攬貨略迹原心亮爽淩波軍六五緑營蒙族冥坐凝滑噴雲洩霧飄泊無定鉛玻璃怯症清心少欲穹環崎峣全盛攝威酸解鎖黛陶鈞逃災避難投誠吐剛茹柔亡軀微志聬聬物稀為貴鄉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