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端的意思、二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端的解釋

(1).兩種主意。《戰國策·東周》:“ 西周 之欲入寳,持二端。” 鮑彪 注:“言東兵急則入,不急則已。”

(2).氣與魄。《禮記·祭義》:“二端既立,報以二禮。” 孔穎達 疏:“二端既立者,謂氣也魄也,既見,乃更立尊名雲鬼神也。”

(3).事物的兩個方面。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二端》:“《春秋》至意有二端,不本二端之所從起,亦未可與論災異也。”

(4).兩個或兩種人物。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未深思於五難,先自擅於二端。” 倪璠 注:“二端,帝常自比 諸葛 桓溫 ,唯 張纘 許焉。是二端。又曰:‘我韜於文士,愧於武人。’亦是二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二端"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三個維度闡釋:

一、哲學範疇 《禮記·中庸》提出"執其兩端"思想,指事物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如陰陽、剛柔等矛盾體。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注解為"過與不及"的辯證關系,強調把握事物平衡點的哲學智慧。

二、數學概念 在幾何學中特指線段的兩個端點,《九章算術》記載"線段二端,不可增損"的原始定義,體現中國古代數學對基礎幾何元素的精準認知。現代數學教材沿用該術語指代幾何圖形的基本構成要素。

三、日常語義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釋義為"事物的兩個方面",常用于描述矛盾對立的兩種屬性或表現形态,如"利弊二端""善惡二端"等表達方式。此用法常見于議論文體,用以構建辯證論述框架。

(參考資料引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華書局《四書章句集注》、高等教育出版社《數學史通論》)

網絡擴展解釋

“二端”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現代常用)

指兩個極端,形容事物或人的表現極度偏向兩個相反的方向,缺乏中間平衡狀态。例如形容人的性格反複無常或态度搖擺不定。
例句:

“他的态度總是二端,時而熱情時而冷漠。”


2.古代文獻中的含義

根據古籍記載,“二端”在不同典籍中有以下具體解釋:


3.其他相關用法


總結與建議

“二端”的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法或例句,可參考《禮記》《戰國策》等文獻來源,或查閱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寶笥罷筯标檢襒裂長斧成單徹身寵訪蔥青打張鷄兒發汗方廣封妻廕子父本撫存幹蔗瓜熟過番慧質箭房攪離積棟驚怖覺羅學劇口開小竈刻斲曠漠掠役兩手攥空拳落葬敏而好學鳴骹膩人龐豫蒲桃髻啓程期練傾邪寝幌窮竟惹事榕徑襦袖贍救時品時暇視遇疏黜稅名太溪太子洗馬逃稅體靣頭狀花序跎子物極則反相薄銷距錫蕩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