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端的意思、二端的詳細解釋
二端的解釋
(1).兩種主意。《戰國策·東周》:“ 西周 之欲入寳,持二端。” 鮑彪 注:“言東兵急則入,不急則已。”
(2).氣與魄。《禮記·祭義》:“二端既立,報以二禮。” 孔穎達 疏:“二端既立者,謂氣也魄也,既見,乃更立尊名雲鬼神也。”
(3).事物的兩個方面。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二端》:“《春秋》至意有二端,不本二端之所從起,亦未可與論災異也。”
(4).兩個或兩種人物。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未深思於五難,先自擅於二端。” 倪璠 注:“二端,帝常自比 諸葛 桓溫 ,唯 張纘 許焉。是二端。又曰:‘我韜於文士,愧於武人。’亦是二端。”
詞語分解
- 二的解釋 二 è 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 雙,比:獨一無二。 兩樣,别的:二話。不二價。 兩 筆畫數:; 部首:二; 筆順編號: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
網絡擴展解釋
“二端”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現代常用)
指兩個極端,形容事物或人的表現極度偏向兩個相反的方向,缺乏中間平衡狀态。例如形容人的性格反複無常或态度搖擺不定。
例句:
“他的态度總是二端,時而熱情時而冷漠。”
2.古代文獻中的含義
根據古籍記載,“二端”在不同典籍中有以下具體解釋:
- 兩種主意:出自《戰國策·東周》,指西周在是否進獻寶物時持兩種不同策略。
- 氣與魄:出自《禮記·祭義》,指構成生命的兩大要素,後引申為“鬼神”的象征。
- 事物的兩個方面: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二端》中提到,強調事物的兩面性。
- 兩種人物: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中,指帝王自比諸葛亮、桓溫兩類人物。
3.其他相關用法
- 物理學術語:指電路中的“二端網絡”,即僅有兩個端口的電路結構。
- 古語“兩端”的相似性:與“二端”同音不同字,指事物的兩頭或兩種類别(如“權衡兩端”)。
總結與建議
“二端”的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法或例句,可參考《禮記》《戰國策》等文獻來源,或查閱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端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它由兩個字組成 - 二和端。二的拆分部首是一,端的拆分部首是立,它們的筆畫分别是一畫和四畫。這個詞語源自古代漢語,起初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相似。
在繁體字中,《二端》這個詞語的寫法為「二端」,繁體字通常在港澳台地區使用。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并非标準化,因此《二端》這個詞的古代寫法可能有所差異。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它的形狀和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都是相似的。
以下是一些關于《二端》的例句:
1.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常常會面臨着榮華富貴和艱辛困苦這兩個二端選擇。
2. 這個問題涉及到利益和原則之間的二端沖突。
與《二端》相關的組詞包括:二難、二把刀、二心、二八佳人等。意思可能會稍有不同,但它們都與二端有關。
與《二端》近義的詞語有二律背反、兩難等,它們都指代着兩種相對的選擇。
而《二端》的反義詞則是中庸、平衡等,指的是在兩種極端觀點或選擇之間找到平衡的狀态。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助你了解《二端》這個詞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