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開門揖盜的意思、開門揖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開門揖盜的解釋

(1) [flinge open the door and invite the robbers]∶開了門引強盜進來

(2) [invite disaster by letting in evildoers]∶外來的禍患由自己招緻

開門揖盜,棄好即仇。——《南史》

詳細解釋

謂在危難之時還講求禮節。比喻不識時宜。揖盜,向盜賊行禮作揖。《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況今姦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後多比喻延進或投附敵人;接納壞人,自取其禍。《晉書·周處周劄等傳論》:“而 劄 受委扞城,乃開門揖盜,去順效逆,彼實有之。”《資治通鑒·後梁太祖開平四年》:“ 朱氏 滅 唐 社稷,三尺童子知其為人,而我王猶恃姻好,以長者期之,此所謂開門揖盜者也。” 茅盾 《子夜》十九:“昨晚上對他開誠布公那番話,把市場上虛虛實實的内情都告訴了他的那番話,豈不是成了開門揖盜麼?”亦作“ 開門延盜 ”。 清 魏源 《籌海篇·議守上》:“所謂誘賊入内河者,謂兵炮地雷,水陸埋伏,如設穽以待虎,設罾以待魚,必能制其死命,而後縱其入險,非開門延盜之謂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開門揖盜"是一個具有警示意義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比喻主動引進壞人、招緻禍患或自取滅亡的愚蠢行為。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成語釋義與結構分析

  1. 字面拆解:

    • 開門:主動打開門戶。
    • 揖:古代拱手行禮,表示"迎接"或"請進"。
    • 盜:盜賊,泛指壞人、禍害。
    • 字面組合:打開大門,拱手行禮請盜賊進來。
  2. 引申義: 該成語形象地諷刺了因行為不慎、缺乏警惕或決策錯誤,主動将危險或禍害引入内部的行為。強調這種行為是自我招災、極其不明智的。其核心在于"主動引入"和"招緻禍患"兩個關鍵點。

二、出處與典故溯源 此成語最早見于《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據記載:

東漢末年,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其弟孫權悲痛不已。大臣張昭勸谏道:"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三國志·卷四十七·吳主傳第二》)。張昭以此告誡孫權,在局勢危急、強敵環伺之時,若隻顧哀傷兄長而不立即擔起責任整頓政務,就如同打開門請強盜進來一樣危險。此典故奠定了成語的警示意義。

三、現代用法與示例

  1. 應用場景:

    • 批評放松警惕、引狼入室的行為(如輕信他人洩露機密)。
    • 警示不當合作或政策可能帶來的風險(如引入不良資本損害行業)。
    • 告誡對潛在威脅缺乏防範的後果(如網絡安全疏漏招緻攻擊)。
  2. 例句參考:

    • 在商業競争中,若為短期利益将核心技術透露給對手,無異于開門揖盜。
    • 網絡安全意識薄弱,不設防火牆就連接公共網絡,簡直是開門揖盜。

四、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五、近義與反義辨析

"開門揖盜"以生動的動作描寫,深刻揭示了因自身失誤主動招緻災禍的愚行,具有強烈的警世價值。其典故源自《三國志》,曆代詞典釋義高度一緻,是漢語中批判性極強的經典成語。

來源參考: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及原始典故《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網絡擴展解釋

“開門揖盜”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拼音為kāi mén yī dào,字面意思是“打開門,拱手請強盜進來”。比喻主動引進壞人,導緻災禍或損失,含貶義。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三國志·吳志·孫權傳》。

三、用法與示例

四、近義詞與擴展

五、使用場景
多用于警示因疏忽、軟弱或錯誤決策導緻危機的情境,如管理疏漏、交友不慎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故事細節或例句,可參考《三國志》原文或相關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鼇足扳絙保綏标準時擘騞不快不望晨膳等侪滇緬公路店堂隊禮杜舉讀者凡木繁橆豐廚風術高班格格恭節寡薄官銷壕塹嚎喪黑汁白汗橫拱誨道桀悍诘詐嗟嗞乎基命進酬景式舊山镌錯闿阖冷視曆抵羅馬教廷夢象渺無人蹤南宮溥遍溥天潛神臞儒稔色熱湯上根大器深重石雷受持受涼淑靜歲殚隨行特然惋悒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