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格格的意思、格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格格的解釋

(1).扞格,互相抵觸。 元 揭傒斯 《贈吳主》詩之一:“ 趙公 溫溫 蔡中郎 , 虞公 格格由 鐘梁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勿再投矣!格格而不能下,強受之以鬲。”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餘曰:‘《摽梅》三章非女子自賦耶?’ 秋圃 曰:‘舊説如是,於心終有所格格。’”

(2).猶耿耿。形容有心事。 清 杜漺 《<書影>序》:“世人胸中有疑難事,便格格而不能忘。” 清 褚人穫 《堅瓠四集·唐六如》:“倚柱而聽,數刻未落一韻,格格苦思,勿成,二人相視而哂。”

(3).滿語。意為小姐。為 清 皇族女兒的統一稱呼。 清 趙翼 《瓯北詩話·吳梅村詩》:“‘遠愧 木蘭 身手健,替耶征戰在他鄉。’ 靳 註謂‘為 定南王 孔有德 女 四貞 作。’…… 四貞 脫歸京師,朝廷念其父功,命照 和碩 格格食俸,通籍宮禁。” 清 龔自珍 《蒙古冊降表序》:“今以國朝公主之適外藩者,謹依玉牒詮次其諡號,而以外藩福晉、郡主之荷冊封者,貂冠毳襪之倫,綴於後為一表,曰哈屯者視福晉,曰格格者視郡主也。”參閱《清史稿·職官志四》

(4).方言。猶這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 憲太太 一聲也不懂他的,肚子裡還想道:‘格格人朝仔倪癡形怪狀格做倽介!’”

象聲詞。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有鳥如烏,先鷄而鳴,架架格格。” 前蜀 朱希濟 《妖妄傳·周濟川》:“忽聞窻外有格格之聲,久而不已……俄而擺臂格格者骨節相磨之聲也。”《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那婦人﹞口裡格格的冷笑。” 茅盾 《多角關系》一:“女的掌不住格格地笑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格格”一詞的含義主要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解釋,綜合了滿語詞源、清代等級制度及文化符號等多重屬性:

一、詞源與核心含義

  1. 滿語音譯:源自滿語“ᡤᡝᡤᡝ”(gege),原意為“小姐”或“女士”,是滿族對女性的一般尊稱。後逐漸演變為清代皇族女兒的專屬稱謂,包括皇帝的女兒(公主)及宗室王公之女(如郡主、縣主等)。

  2. 漢語引申:在漢語中,“格格”也用于形容事物間的抵觸(如“格格不入”)或表達心事(如“心中有所格格”),但這些用法較為少見。


二、清代格格的等級劃分

順治時期對格格的封號進行了系統分級,不同等級對應不同的身份與待遇:


三、文化符號與現代應用

  1. 清宮文化象征:在清宮劇中,“格格”常以嬌貴形象出現,反映了清代嚴格的等級制度和女性稱謂習慣。
  2. 現代寓意:作為名字時,“格格”寓意尊貴、高雅,寄托了父母對女兒的美好期望。

注:關于格格的等級劃分,不同史料記載存在細節差異,建議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清代典章制度研究以獲取更準确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格格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段落标題使用

标籤、内容使用

标籤排版。

格格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格格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封建貴族家庭中的女性公主或小姐。格格由2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禾",右邊的部首是"十"。它的總筆畫數是13劃。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格格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蒙古帝國,當時的蒙古帝國皇帝的女兒被稱為格格。在繁體字裡,格格的寫法為「革革」。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它有時會寫成「閣閣」或「葛葛」。

例句

1. 那位格格的容貌美麗動人,舉止高貴優雅。

2.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格格逃離封建社會束縛的冒險曆程。

組詞

格格可以作為一個詞語的組成部分,用于組成其他詞語或名字。例如:格格病(封建社會貴族子女的一種身體虛弱狀況)。

近義詞

貴妃、公主、皇姑娘

反義詞

平民女子、農家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