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开门揖盗的意思、开门揖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开门揖盗的解释

(1) [flinge open the door and invite the robbers]∶开了门引强盗进来

(2) [invite disaster by letting in evildoers]∶外来的祸患由自己招致

开门揖盗,弃好即仇。——《南史》

详细解释

谓在危难之时还讲求礼节。比喻不识时宜。揖盗,向盗贼行礼作揖。《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况今姦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后多比喻延进或投附敌人;接纳坏人,自取其祸。《晋书·周处周札等传论》:“而 札 受委扞城,乃开门揖盗,去顺效逆,彼实有之。”《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四年》:“ 朱氏 灭 唐 社稷,三尺童子知其为人,而我王犹恃姻好,以长者期之,此所谓开门揖盗者也。” 茅盾 《子夜》十九:“昨晚上对他开诚布公那番话,把市场上虚虚实实的内情都告诉了他的那番话,岂不是成了开门揖盗么?”亦作“ 开门延盗 ”。 清 魏源 《筹海篇·议守上》:“所谓诱贼入内河者,谓兵炮地雷,水陆埋伏,如设穽以待虎,设罾以待鱼,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纵其入险,非开门延盗之谓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开门揖盗”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拼音为kāi mén yī dào,字面意思是“打开门,拱手请强盗进来”。比喻主动引进坏人,导致灾祸或损失,含贬义。

二、出处与典故
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

三、用法与示例

四、近义词与扩展

五、使用场景
多用于警示因疏忽、软弱或错误决策导致危机的情境,如管理疏漏、交友不慎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故事细节或例句,可参考《三国志》原文或相关成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开门揖盗

《开门揖盗》是一个成语,意为主动向盗贼开门并恭敬迎接。这个成语的部首是开门的“门”和揖的“手”,分别来自于“户”和“扌”,总共有10个笔画。乍看之下,这个成语似乎是在赞美盗贼,实际上是讽刺那些对盗贼抱有友好态度的人。

《开门揖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则故事。相传,晋朝时期,贪赃枉法的官员西门豹是个十分腐败的人。他犯下了重罪,但他却能以各种手段逃脱惩罚。有一次,他抢劫了平民的家产,然后假装礼貌地向屋主打开门扉,仿佛是来做客一般,如同揖盗一般客套。于是人们就用“开门揖盗”来讽刺这种虚伪的行为。

在繁体字中,《开门揖盗》的写法基本保持不变,只是每个字符之间的连接更加复杂而已。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现代汉字“揖”的构造是左边是“手”,右边是“衣”。而在古时候,它的写法是左边是“攵”,右边是“穴”,总共有12个笔画。

以下是一些使用《开门揖盗》成语的例句:

  1. 他对那个贪官态度友好,简直是在开门揖盗
  2. 劝诫不善良的人不要开门揖盗
  3. 我们不能容忍那些开门揖盗的行为。

组词:开门盗窃、揖盗、开门、开匣盗书。

近义词:欢迎贼入门。

反义词:严惩盗贼。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