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枸橼的意思、枸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枸橼的解釋

木名。即香橼。小喬木或大灌木,有短刺,葉卵圓形,花帶紫色。果實長圓形,黃色,皮粗厚而有芳香,供觀賞。果瓤味苦,可制枸橼酸。果皮、花、葉可提芳香油。果皮亦供藥用。《齊民要術》卷十引 漢 楊孚 《異物志》:“枸櫞,似橘,大如飯筥。皮有香,味不美。可以浣治葛、苧,若酸漿。”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枸櫞子形如瓜,皮似橙而金色。故人重之,愛其香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枸橼》:“枸櫞産 閩 廣 間,木似朱欒而葉尖長,枝間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實狀如人手,有指,俗呼為‘佛手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枸橼(學名:Citrus medica L.)是芸香科柑橘屬的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其名稱在漢語中具有明确的植物學與藥用學指向。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枸橼”一詞最早見于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枸橼》,釋義為“其果實形長如小瓜,皮若橙而光澤可愛,肉厚而味短,香氣最烈”。

從植物形态學角度,枸橼的果實被稱為“香橼”,《中國植物志》描述其特征為:果皮淡黃色,厚達2厘米,表面粗糙但油胞凸起顯著,果肉酸澀不可生食,但富含揮發油成分檸檬烯和芳樟醇。這種特性使其成為傳統中藥材,《中華本草》記載其幹燥成熟果實可入藥,具有理氣寬中、消脹降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胸脅脹痛、咳嗽痰多等症。

在文化層面,清代《廣群芳譜》特别強調枸橼“芬芳襲人,閨閣多置案頭”,印證了其作為天然熏香物質的曆史應用。現代研究表明,枸橼果皮提取物中的檸檬苦素類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這為傳統藥用價值提供了科學佐證。

網絡擴展解釋

枸橼(jǔ yuán)是一種芸香科柑橘屬植物,其名稱和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讀音與字形

•發音:枸橼的正确讀音為jǔ yuán(而非常見的“gǒu yuán”)。
•多音現象:“枸”在“枸杞”中讀“gǒu”,而在“枸橼”中讀“jǔ”,體現了漢字的多音特性。

二、植物特征

  1. 形态描述
    枸橼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果實呈長圓形,外皮黃色且粗厚,散發香氣,果肉味苦。葉子卵圓形,莖枝有短刺。
  2. 别名:又稱“香橼”“香水檸檬”,與檸檬外形相似但不同屬。

三、用途與文化

  1. 藥用價值
    • 果皮可入藥,具有疏肝理氣、寬中化痰的功效,常用于緩解肝胃氣滞、胸脅脹痛等症狀。
    • 其提取物(如枸橼酸)也被用于藥品和化工生産。
  2. 其他用途
    • 果皮可提制芳香油,花、葉亦可提煉香料。
    • 在猶太文化中是住棚節的重要植物。

四、曆史與文獻

• 《中國藥典》等古籍記載其藥用功能,東漢《異物志》已提及“枸橼”名稱。
• 清代《本草便讀》描述其“香燥”特性,提示陰虛者慎用。


如需了解枸橼的栽培方法或更多藥理研究,可參考植物學或中醫藥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長乖朝晝戳鍋漏醋大大饽饽道木點黛兒女丑放唐風前燭浮船塢感風簿公切線攻心過譽黑室核舉混冥艱苦卓絕狡很吉卦靜功揪斂沮遏魁名勞主冷藏犂铧緑蒲節盲雨茅菅螞蚱車子慕從拈周試晬憑籍貧乞萋毀啟母石青鳥氏杞梓三千八萬沙龍賞知山夷燒紙馬聖寶聖心適罰市政死身分堂案天部黇鹿提選外國籍外視溫柔無前現款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