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唐的意思、放唐的詳細解釋
放唐的解釋
指 唐堯 。《文選·班固<典引>》:“答三靈之蕃祉,展 放唐 之明文。” 李周翰 注:“ 放唐 ,謂 堯 也。” 楊樹達 《積微居讀書記·讀<後漢書>劄記·班固傳》:“‘放’,疑謂‘ 放勳 ’,‘ 放唐 ’猶雲‘ 唐堯 ’也。”
詞語分解
- 放的解釋 放 à 解脫約束,得到自由:把籠子裡的鳥放了。放膽。放誕。放任。放肆。放歌。放懷。豪放。釋放。 散(刵 ):放工。放假。放學。放晴(陰雨後轉晴)。 帶牲畜到野外去吃草: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動,放
- 唐的解釋 唐 á 誇大,虛誇:荒唐。唐大無驗。 空,徒然: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費)。 傳說中的中國朝代名,堯所建。 朝代名:唐代。唐詩。唐僧。唐人。唐三彩。後唐。 古代朝堂前或宗廟門内的大路。 古同“螗”,指蟬。
網絡擴展解釋
“放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含義:指代唐堯(上古帝王之一,五帝中的賢君)。
- 構詞分析:
- “放”通“放勳”,是堯的稱號(堯名放勳);
- “唐”為堯的國號,故合稱“放唐”代指堯。
文獻出處
- 班固《典引》中記載:“答三靈之蕃祉,展放唐之明文。”李周翰注:“放唐,謂堯也。”。
- 楊樹達在《積微居讀書記》中進一步解釋:“‘放’疑謂‘放勳’,‘放唐’猶雲‘唐堯’。”。
用法與示例
- 古代語境:多用于贊頌堯的德政,如《武德舞歌詩》中“章明圖谶,放唐之文”。
- 現代造句:
“強化味蕾綻放,唐鈞忽然發現,練了陰功的女人味道竟如此誘惑香甜,放大七倍。”(注:此例為文學化用法,非傳統詞義)。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古漢語專有稱謂,現代使用極少,僅見于典籍或文學創作中。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文選》《後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放唐是一個具有多重意義的詞語。放唐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方和唐,共有9個筆畫。它來源于唐代,原本意為:“使唐朝”的朝廷權力削弱,更多地向地方政權傾斜。
放唐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仍然是「放唐」。在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放」字在古代寫法中是「放」,字形與現代略有差異。
以下是關于放唐的例句:1. 在這個時期,地方政權獲得了放唐的權力。 2. 放唐給了地方政權更多的自主權。
放唐的組詞有:放權、放寬、放任等。
放唐的近義詞可以是:地方化、地方權力擴大。
放唐的反義詞可以是:中央集權、中央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