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前燭的意思、風前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前燭的解釋

比喻殘年。 唐 白居易 《歸田》詩之三:“況吾行欲老,瞥若風前燭;孰能俄頃間,将心繫榮辱?”參見“ 風中秉燭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風前燭(fēng qián zhú)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為“風前的蠟燭”,比喻生命垂危、隨時可能消亡的境況,或形容事物脆弱易逝的狀态。以下從詞典釋義、出處、用法及文化内涵進行解析:


一、詞典釋義

  1. 基本義

    指風中搖曳、即将熄滅的燭火,強調在外部力量(如風)侵襲下的脆弱性。

    例:《漢語大詞典》釋為“比喻瀕臨死亡或極易消逝的事物”¹。

  2. 引申義

    • 生命喻指:常形容老年人或病弱者的生命如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終結。
    • 事物狀态:泛指任何不穩定、短暫存在的人或事物。

      例:《現代漢語詞典》标注其“多用于感歎人生無常或晚年境況”²。


二、出處與典故

此成語典出唐代白居易《歸田》詩:

“況吾行欲老,瞥若風前燭。”

詩人以“風前燭”自喻年老體衰,生命如燭火般飄搖不定,成為後世經典意象³。


三、用法與語法


四、文化内涵

  1. 哲學意蘊

    體現道家“人生若寄”與佛家“無常觀”,警示生命短暫(《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⁴)。

  2. 文學象征

    古典詩詞中與“秋蓬”“朝露”并列,構成“生命易逝”意象群(如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


五、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白居易《白氏長慶集》,中華書局,2014年校注本。
  4. 《莊子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注:本文釋義綜合權威漢語工具書及經典文獻,确保學術性與文化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風前燭”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權威資料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指風中的蠟燭,比喻殘年,即人年老體衰、生命将盡的狀态,強調生命的脆弱與短暫。

二、出處與用法

三、常見誤解辨析

部分低權威性資料(如、7)将其解釋為“立場搖擺不定”,但根據權威詞典及古詩引用,此說法不準确。可能與“風中之燭”的引申混淆有關,需注意區分。

四、關聯成語

與“風中秉燭”“風燭殘年”等含義相近,均以“燭火”象征生命易逝。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白居易詩集》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按院白見寶佩杯中之物比況比丘不獨倉谷草玄丑博出震繼離慈溫抵刑耳目心腹二視訛僞筏工服珥绋讴亘天蠱晦規摹龜年鶴壽浩浩蕩蕩胡椒渾濛激亢京垓揪兒眷侍教口裡襕衫廉公袴臨風門狀謎團虐暴品調清蒼侵濫親桑親翁勤職秋星戎威傻話傷亂失業疏侻四碟八碗泝沿坦床梯陛駝峯王靈享聘賢配洩冤細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