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祭脂的意思、祭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祭脂的解釋

古代宗廟祭祀時用以熏香的牛腸脂。《詩·大雅·生民》:“載謀載惟,取蕭祭脂。” 毛 傳:“取蕭合黍稷,臭達牆屋。既奠而後爇蕭,合馨香也。” 鄭玄 箋:“取蕭草與祭牲之脂,爇之於行神之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祭脂”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定義

“祭脂”指古代宗廟祭祀時用于熏香的牛腸脂,屬于祭祀儀式中的特殊祭品。其作用是通過焚燒産生香氣,營造神聖氛圍(、)。


出處與文獻依據

  1. 《詩經·大雅·生民》
    原文:“載謀載惟,取蕭祭脂。”

    • 毛傳注:“取蕭合黍稷,臭達牆屋。既奠而後爇蕭,合馨香也。”
    • 鄭玄箋:“取蕭草與祭牲之脂,爇之於行神之位。”
      (解釋:祭祀時焚燒蕭草與牛腸脂混合的香料,香氣彌漫,象征與神靈溝通)(、)。
  2. 儀式功能
    牛腸脂與蕭草(一種香草)、黍稷等谷物混合焚燒,産生的煙霧和香氣被認為能通達神明,表達祭祀者的虔誠(、)。


其他補充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祭祀文化背景,可參考《周禮》《禮記》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祭脂的意思

《祭脂》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獻祭動物的脂肪。這個詞源于古代祭祀活動中的一種儀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祭脂》這個詞的拆分是“示”、“肉”和“月”,部首為示,總共五個筆畫。

來源

《祭脂》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一種宗教活動。在古代,人們會将牲畜的脂肪燃燒供神,以表示虔誠和敬意,這就是祭脂的起源。

繁體

《祭脂》的繁體字為「祭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脂」這個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脂」的寫法為「脂字頭降着」,即頭部上面有倒過來的弧形。

例句

1. 古人常常在祭祀活動中焚燒牲畜的祭脂。

2. 我們應該尊重古代的傳統,不忘“祭脂”的意義。

組詞

祭祖、祭拜、祭品、脂肪、脂肪酸、脂肪沉積。

近義詞

油脂、脂肪。

反義詞

瘦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