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馳。《文選·班固<西都賦>》:“撫鴻罿,禦繒繳,方舟并騖,俛仰極樂。” 呂延濟 注:“言持網繳射,并舟而騖。”《文選·韋昭<博弈論>》:“百行兼苞,文武并騖;博選良才,旌簡髦俊。” 張銑 注:“騖,馳也。”
“並騖”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ìng wù”,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漢語中較少見。根據現有資料,其含義及出處可歸納如下:
1. 基本釋義
“並騖”意為“同進”,指兩件事物或兩種狀态并行發展、齊頭并進。其核心在于強調“共同前進”的意象,既可用于具體場景(如船隻并行),也可用于抽象概念(如文武兼修)。
2. 經典出處
《西都賦》(班固):
“方舟並騖,俛仰極樂” —— 描述船隻并排行進,人在船上俯仰之間盡享歡樂,體現具體事物的協同并進。
《博弈論》(韋曜):
“百行兼苞,文武並騖” —— 指文武之道共同發展,強調抽象領域的全面兼顧。
3. 字義延伸
“騖”本義為“馬奔馳”,引申為“追求、從事”。“並騖”可理解為“并駕齊驅”,常用于表達不同領域或事物在發展中互不偏廢,如文武、德行與技藝的并行提升。
注意:由于該詞屬于古漢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具體語境需結合文獻分析。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本獲取更精準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