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頭符的意思、钗頭符的詳細解釋
钗頭符的解釋
端午節避邪的一種頭飾。 宋 陳元靓 《歲時廣記·钗頭符》雲:“《歲時雜記》:端午剪繒綵作小符兒,争逞精巧,摻于鬟髻之上,都城亦多撲賣。”亦省作“ 釵符 ”。 宋 劉克莊 《賀新郎·端午》詞:“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釵符艾虎。” 清 陳維崧 《齊天樂·端午陰雨和雲臣用<片玉詞>韻》詞:“流年空度,記麝粉釵符,舊關心處。”
詞語分解
- 钗的解釋 钗 (釵) ā 婦女的一種首飾,由兩股簪子合成:金钗。玉钗。裙钗(舊指婦女。亦稱“钗裙”)。荊钗布裙(形容婦女裝束樸素)。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钗頭符”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與端午節習俗相關,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钗頭符”指端午節時女性佩戴的一種避邪頭飾,通常由彩色絲帛或紙張剪成小符狀,裝飾在發髻或頭钗上。其名稱由“钗頭”(發飾)和“符”(驅邪符號)組合而成,兼具裝飾與祈福功能。
曆史背景與用途
- 端午節習俗: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需佩戴辟邪之物。钗頭符作為端午節特有飾物,用于驅除邪祟、祈求平安。宋代《歲時廣記》記載:“端午剪缯彩作小符兒,摻于鬟髻之上”,可見其曆史淵源。
- 制作與形式:多用五色絲帛或彩紙剪成符咒樣式,常搭配艾草、虎形飾物(如“艾虎”),體現節日的民俗特色。
文化意義
- 女性妝飾:既是實用避邪物,也展現了古代女性節日的裝扮習俗。
- 文學意象:宋代詩詞中常出現“钗符”等描述,如劉克莊《賀新郎·端午》提及“新樣钗符艾虎”,反映其文化影響。
“钗頭符”是融合信仰與美學的傳統節俗符號,體現了古代社會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祈願。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文獻記載,可參考《歲時廣記》等古籍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钗頭符的意思:钗頭符是指佩戴在發髻上的裝飾物,可以是钗子、钗簪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钗頭符的拆分部首是金,總共包含8個筆畫。
來源:钗頭符是中國古代女性的發飾之一,通常用于裝飾發髻。它既具有實用性,又體現了女性的美感和品位。
繁體:鈔頭符(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钗頭符的寫法可以是“釵頭符”。
例句:她佩戴着一對精美的钗頭符,顯得格外嬌美動人。
組詞:發钗、钗簪、钗子、發飾等。
近義詞:發飾、發簪、發簪子等。
反義詞:柔發、頭繩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