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以為吉祥之草,如靈芝、蓂莢之類。或稱仙草。《爾雅·釋草》“苬,芝” 晉 郭璞 注:“芝,一歲三華,瑞草。” 郝懿行 義疏:“﹝ 郭 注﹞葢沿時俗符命之陋,以神芝為瑞草。” 唐 盧綸 《奉和聖制麟德殿宴百僚》:“玉欄豐瑞草,金陛立神羊。” 宋 朱敦儒 《木蘭花慢》詞:“念瑞草成畦,瓊蔬未采,塵染衰容。” 元 無名氏 《猿聽經》第二折:“我我我也曾在 蓬萊山 偷摘了瑞草。我我我也曾在天宮鬧了蟠桃。” 明 袁中道 《月夜過湖》詩之二:“蓼花皆瑞草,何敢問香閨。”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芝稱瑞草,然亦不必定為瑞。”
“瑞草”是漢語詞彙,指古代被視為吉祥象征的草本植物,常與祥瑞、仙靈等意象關聯。以下是詳細解釋:
“瑞草”指古代被認為具有吉祥寓意的草本植物,如靈芝、蓂莢(傳說中的一種神草)等,也被稱為“仙草”。這類植物通常因罕見或特殊形态而被賦予祥瑞、長壽等文化意義。
部分文獻提到“瑞草”曾被用作茶的别稱(如),但此說法多見于民間,權威典籍中較少出現,可能為引申或地域性用法。
“瑞草”承載着古代對自然物的崇拜與美好寄托,核心含義始終圍繞祥瑞、靈性展開。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植物種類或文化演變,可參考《爾雅》《本草綱目》等古籍。
《瑞草》這個詞指的是一種被認為具有吉祥寓意的草藥。它通常被用于象征幸運和美好的事物。
《瑞草》的拆分部首是石(dàn)和艹(cǎo),其中石表示與石頭相關的意思,艹表示植物類的意思。它總共有12個筆畫。
《瑞草》一詞起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間傳說。瑞草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能夠驅邪和帶來好運的草藥。繁體字版本為「瑞草」。
在古時候,「瑞草」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瑞」字的寫法在古代是「琮」,「草」字的寫法是「草」。
1. 每年春天,人們會種植瑞草以祈求好運。
2. 這個民間傳說中,瑞草被描述為能夠使人幸福的神奇草藥。
與「瑞草」相關的組詞包括:瑞雪、瑞獸、瑞花、草木瑞香。
與「瑞草」意思類似的近義詞有吉祥草、幸運植物等。
與「瑞草」意思相反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因為「瑞草」的意義是象征吉祥和美好,很難找到一個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