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晦日的意思、晦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晦日的解釋

(1).農曆每月最後的一天。《公羊傳·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三國志·吳志·孫韶傳》“會 翊 帳下, 徐元 、 孫高 、 傅嬰 等殺 覽 員 ” 裴松之 注引《吳曆》:“晦日設祭除服。”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晦日,都司 哈廷标 於 宛頂 遇 大山 土司之從子 阿籠 。” 章士钊 《趙伯先事略》:“ 伯先 取晚輪,以晦日晨達 廣州 ,而事已前敗,七十二烈俱殉。”

(2). 唐 時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為晦節,至 德宗 貞元 五年改以二月朔日為中和節。 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黃家亭子》詩之一:“非君愛人客,晦日更添愁。” 浦起龍 心解:“ 唐 以正月晦日為中和節。” 仇兆鳌 注引 洪仲 曰:“《唐志》: 德宗 時 李泌 請廢正月晦日,以二月朔為中和節,則是前此以晦日為節也。” 明 楊慎 《升庵詩話·韓滉晦日呈諸判官》:“‘晦日新晴春意饒,萬家攀折度長橋。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東風換柳條。’ 唐 人以正月三十日為晦日,君臣宴飲,應制賦詩。”《四庫全書總目·小說二·獨醒雜志》:“ 唐 改正月晦日為中和節,載於 鄴侯 家傳。當時嘗以命題試士,其詩載於《文苑英華》,本非僻事,而試官謬舉清明寒食之説, 敏行 亦不能糾正。”參見“ 中和節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晦日”是中國傳統曆法中一個特殊的時間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晦日指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此時月亮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月相完全隱沒,故稱"晦"(《說文》解:晦,月盡也)。

二、曆史演變

  1. 唐代特殊地位: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前,正月晦日被定為重要節日"晦節",後改為二月朔日中和節。
  2. 重要節點:正月晦日稱"初晦",臘月晦日稱"尾晦",分别代表年首與年末的節點。

三、文化内涵

  1. 驅邪祈福:古人認為晦日陰氣重,通過祭祀、沐浴等方式祛除晦氣,祈求平安。
  2. 特殊禁忌:民間有"晦日不遠行"的俗語,認為此時不宜婚嫁、動土或遠行。
  3. 詩詞意象:在文學作品中常象征事物終結或困境,如韓愈《送窮文》寫于正月晦日。

四、相關成語

作為成語使用時,"晦日"引申為不吉利的日子,喻指人生或事業的低谷期。

擴展閱讀:現代除夕源自臘月晦日習俗,唐代詩人姚合《晦日送窮》詩雲:"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可見當時送窮風俗之盛。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晦日的意思

晦日是指每月的末日,也就是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在農曆中,晦表示月末,日表示日期。因此,晦日可以理解為每月的最後一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晦字的部首是日字旁,表示與太陽、時間相關的意思。其拆分的部首是⺜,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晦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在古代漢字中,晦字的字形較為複雜,表示月終時的意思。後來,隨着漢字書寫的簡化,晦字的字形逐漸演變為現代漢字的樣子。繁體字「晦」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晦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存在一定的差異。古時候的晦字是「黑」加上「月」兩個字形組合而成。這個寫法更加形象地表達了晦日的意思。

例句

1. 他每個月的晦日都會拜祭祖先。

2. 明天是農曆的晦日,我們要準備臘月的年貨了。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晦氣、晦澀、晦暗、晦盲。

近義詞:月底、月末。

反義詞:月初、初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