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宣的意思、節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宣的解釋

(1).指或裁制或布散以調適之,使氣不散漫,不壅閉。《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於是乎節宣其氣,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 杜預 注:“宣,散也。” 北周 庾信 《為閻大将軍乞緻仕表》:“寒暑乖違,節宣失序;風水交侵,菁華已竭。” 宋 王安石 《上郎侍郎啟二》:“伏惟順序節宣,慰人所望。” 明 徐渭 《奉答少保公書》:“隆冬遠道,全賴節宣,決策酬紛,翻宜暇豫。”

(2).節制宣洩。《隋書·高祖紀下》:“五嶽四鎮,節宣雲雨, 江 、 河 、 淮 、海,浸潤區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水學·建閘》:“餘以為 三江 既濬,建閘為急,何也?蓋水利之盈虛,全在乎節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節宣"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可從字源與典籍應用兩方面解析。

字義溯源

"節"本指竹節,引申為節制、調控,《說文解字》釋為"竹約也",後衍生出法度、調節之意。"宣"甲骨文象形為屋檐下通光之口,《爾雅》注"宣,布也",強調疏通發散功能。二字合璧構成矛盾統一體,既含控制又含疏洩的動态平衡。

典籍實踐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節宣其氣。"此處指根據晝夜規律調節人體精氣,體現天人合一思想。唐代孔穎達疏解為"節即節度,宣即宣散",明确其雙向調節特性。後擴展至治國領域,《宋史·食貨志》載"量入為出,以節宣財用",将生理概念轉化為經濟管理原則。

醫學發展

中醫典籍《黃帝内經》雖未直接使用該詞,但《素問·生氣通天論》"因而和之,是謂聖度"的養生觀與之相通。清代醫家徐大椿在《醫學源流論》中明确提出:"用藥如用兵,貴乎節宣得宜",将概念深化為治療準則。現代《中醫大辭典》定義為"調節和宣通,使不緻偏勝郁滞",保持其核心語義穩定性。

網絡擴展解釋

“節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信息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構成
    “節”指節制、調節,“宣”指宣導、疏導,組合後表示通過調節與疏導達到平衡狀态。

  2. 核心概念
    指通過節制或布散的方式調適身心或事物,避免“氣”(可理解為能量、情緒等)的散漫或壅閉。例如《左傳·昭公元年》提到“節宣其氣”,即通過調節氣息維持身體平衡。

二、引申含義

  1. 養生與生活
    古代用于描述養生之道,如飲食起居需順應時令調節(如提到“按節氣調節”)。

  2. 治理與規範
    擴展至社會管理,如《隋書》中“節宣雲雨”指對自然資源的節制與合理疏導。

  3. 言行修養
    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言行謹慎,避免輕率放肆,強調修養與禮儀。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中的用法,可參考《左傳·昭公元年》或《隋書·高祖紀》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八一建軍節不見的禅庵撦冶詞筒奠獻電影點字釣遊之地定例東科爾反獄紛輪副着公望過兒國奸橫賜壞嘎嘎江練鹪金盡飾窘蹶廉物列第另眼看待六詩龍函滿江紅(怒發沖冠)面質鬧魔驽馬鈆刀女妻抛撇嫔貢品馔辟邪翁譴域啟迪期集侵偪卻之不恭榮伍騷壇賞罰信明善绻賒買神清石枕瘦棱棱説語松壑訴怨太漠吞鈎托物寓興舞池先時消瘦硝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