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裡正的意思、裡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裡正的解釋

(1) [village junior officer in feudalist society] 裡長,封建社會統治鄉裡的小吏

華陰令…以一頭進,試使鬥而才,因責常供。令以責之裡正。——《聊齋志異·促織》

(2) (以責之裡正,是“以之責之于裡正”的省略。以,把。“以”後的“之”代經常供應促織一事。“責之”的“之”複指前一個“之”指代的内容)

詳細解釋

古時鄉官。裡長。 春秋 時,以裡中能治事者為裡正。 北齊 以來多置之, 明 代改名裡長,後來的地保,也叫裡正。《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頌聲作矣” 漢 何休 注:“一裡八十戶……其有辯護伉健者,為裡正。” 唐 杜甫 《兵車行》:“去時裡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宋史·食貨志上五》:“ 淳化 五年,始令諸縣以第一等戶為裡正。”《老殘遊記》第十五回:“連忙跑來看時,卻好鄉約、裡正俱已到齊。”參閱《文獻通考·職役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裡正”的詳細解釋如下:

定義與曆史演變

裡正是中國古代基層官職,最早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負責管理戶籍、賦稅和徭役。其名稱在不同朝代有所變化,如明代改稱“裡長”,宋代仍沿用“裡正”作為鄉村基層小吏。曆史上又稱“裡君”“裡尹”“裡宰”等。

主要職責

  1. 戶籍管理:登記并核實轄區内戶口,唐代規定每百戶為一裡,設裡正一人。
  2. 賦稅征收:代官府征稅,并監督完成定額。
  3. 徭役派發:組織民衆承擔勞役,如驿遞、物資供應等。
  4. 治安維護:檢查非法行為,維護地方秩序。

擔任者特點

裡正多由鄉裡富戶或有威望者擔任,因其需承擔催繳賦稅的責任,且需具備一定組織能力。例如《公羊傳》注中提到“辯護伉健者”(即公正且強幹之人)可任此職。

文學與實例

在《聊齋志異·促織》中,縣官将征收蟋蟀的任務“責之裡正”,反映了裡正作為官府與民衆中介的角色。
唐代杜甫詩作中亦有對裡正催稅的描寫,側面體現其職責壓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朝代的制度細節,可參考(春秋戰國)、(唐代)、(宋代)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裡正

裡正是一個詞,它由“裡”和“正”兩個字組成。

“裡”字是一個由“田”和“土”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拆分部首是“田”和“土”,共有7畫。它的意思是田地、鄉村、内部。

“正”字是一個由“止”和“一”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拆分部首是“止”和“一”,共有5畫。它的意思是正确、正直、公正等。

裡正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官府機構。古時候,每個村莊都設有一個由村民選舉産生的裡長,他負責管理村莊内部事務,維護村民的利益。裡長需要具備正直、公正的品質,以便公正處理村莊内部的糾紛和問題。

在繁體漢字中,“裡”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而“正”字相對應的繁體字是“正”,它由“止”和“十”兩個部首組成,共有5畫。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字書的記載,古代漢字裡正的寫法是略有不同的。字書中所記載的寫法并不一定與現代完全相同,但字形整體呈現出類似的形态。

例句:
1. 他是個很有裡正的人,一直以來都公正無私地處理村莊内的事務。
2. 作為裡長,他的裡正行事被村民們廣泛稱贊。

組詞:村裡、裡長、裡頭、正直、正義、正派。

近義詞:正直、公正、清廉。

反義詞:不正、邪惡、不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