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芥的意思、山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芥的解釋

(1).藥草名。即術。《神農本草經》卷一“術,味苦溫” 三國 魏 吳普 曰:“術,一名山連,一名山芥。”

(2).芥菜。 唐 錢起 《藍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詩:“ 淵明 遺愛處,山芥緑芳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山芥是漢語複合詞,由“山”與“芥”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生長于山野的小型草本植物,尤指十字花科芥屬(Brassica)或近緣野生植物。以下從構詞、釋義與文獻依據展開分析:


一、字義解析

  1. 山(shān

    本義指地表隆起的地貌,引申為野外、自然生長環境。《說文解字》釋:“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 此處強調植物自然分布于山地、荒坡等非人工栽培環境。

  2. 芥(jiè

    原指小型草本植物,特指十字花科芥菜(如白芥、黃芥)。《爾雅·釋草》載:“芥,草也。” 其籽微小,故衍生“草芥”“芥子”等詞,喻細微之物。在植物分類中,“芥”常泛指葉片粗糙、具辛辣味的野生菜蔬。

構詞邏輯:“山芥”屬偏正結構,“山”修飾“芥”,明确其生長習性為山野自生型芥類植物,區别于園圃栽培品種。


二、權威文獻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定義:“山芥,即山野生長的芥菜。多指野生十字花科植物,如蔊菜(Rorippa indica)等。” 參

    依據:該釋義整合了傳統本草學與現代植物分類體系,蔊菜常見于中國山地,葉形似芥,民間亦稱“山芥菜”。

  2. 《中國植物志》

    記載:“民間俗稱‘山芥’者,常指蔊菜屬(Rorippa)、蔊菜(Rorippa indica)或碎米荠屬(Cardamine)植物。其生于山坡、路旁,葉片羽裂,具辛辣味,可入藥或作野菜。” 參

  3. 《本草綱目·菜部》

    李時珍提及:“芥有數種……野生者名山芥,葉小而澀,入藥更良。” 印證山芥的藥用傳統,其性味辛溫,具化痰、通絡之效。 參


三、現代應用與延伸


參考文獻(實體文獻無鍊接,數字資源見附注)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 科學出版社, 2004.
  3. 李時珍. 《本草綱目》. 明代萬曆刻本(影印本).

附:因古籍及專業辭書暫無官方公開數字資源,建議通過國家圖書館數據庫或中華經典古籍庫檢索原文。現代植物學内容可參考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官網(www.plant.ac.cn)。

網絡擴展解釋

“山芥”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藥草名(即“術”)

  1. 定義與别名
    山芥是中藥“術”的别名之一,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三國時期醫家吳普在注解中提到:“術,一名山連,一名山芥”。
    這裡的“術”通常指菊科植物白術或蒼術,具有健脾、燥濕等藥用功效。

  2. 文獻依據
    唐代詩人錢起在《藍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中寫道:“淵明遺愛處,山芥緑芳初”,此處的“山芥”可能指術的藥用形态。


二、芥菜

  1. 植物特征
    山芥也指芥菜(十字花科植物),其種子可制成芥末,莖葉可食用。部分資料描述其為二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葉片呈羽狀分裂,基部耳狀抱莖。

  2. 文學與日常用途
    錢起詩句中的“山芥”可能同時指向芥菜,因其常生長于山野,且被用作食材或藥材。


别人正在浏覽...

按鞫背逆邊心鼈魚不教而殺蒼生操節策籍策命長絕超着承順塵曀吃一節,剝一節錯非地公丁字鋼東方朔逗漏遁蹤犯邊官塘國學蒿子惠麗滬劇葷羶叫菜缙紳録窘狀雞跖谲觚舉國一緻開膠庫狄攬統樂然煉鋼麥蛾炮杖任怨任勞僧堂森緑深淵十室九空書尺舜韶碩儒蘇裱溯測宿直天閑銅面具豚臑頑賊五才相知有素析酲廨舍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