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内德的意思、内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内德的解釋

(1).内禀的德性;自身固有的道德。《管子·心術下》:“是故曰無以物亂官,毋以官亂心,此之謂内德。”《史記·外戚世家序》:“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内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

(2).婦德。多指後妃之德。亦借指後妃。 南朝 梁 任昉 《王貴嫔哀冊文》:“坤載既厚,内德雲助。”《陳書·皇後傳序》:“然受命繼體之主非獨外相佐也,蓋亦有内德助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内德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核心層面:


一、字源本義

内德由“内”與“德”構成:


二、現代詞典釋義

  1. 内在的德行

    指個人内心秉持的道德準則,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個人内在的道德品質”㈣。

    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強調内德為立身之本。

  2. 君主的仁政

    古代文獻中特指統治者對内的仁德治理,如《漢語大詞典》引《尚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指君王以德治國㈤。

  3. 隱秘的恩惠

    少數語境下指不顯露的善行,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内”通“納”,有“接納恩澤”之意㈥。


三、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将“内德”視為修身核心。《論語·裡仁》雲“德不孤,必有鄰”,強調内在德行影響外在實踐㈦。道家《莊子》亦言“德者,成和之修也”,指向内在與自然的和諧㈧。


參考資料來源:

㈠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

㈡ 李學勤《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㈢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

㈣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㈤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㈥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務印書館,2016)

㈦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2011)

㈧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2007)

網絡擴展解釋

“内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内在的道德修養或自身固有的德性。由“内”(内心)和“德”(品德)組成,強調人内在的品德本質,而非外在表現。例如《管子·心術下》提到:“毋以官亂心,此之謂内德”,說明内在道德對心性的規範作用。

二、延伸含義

  1. 婦德或後妃之德
    特指古代對女性(尤其是後妃)的品德要求。如《史記·外戚世家》記載帝王“非獨内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這裡的“内德”即指後妃的德行對君主的影響。

  2. 使用場景

    • 褒義:形容人道德高尚(如“君子内德如蘭”)
    • 貶義:批評道德缺失(如“内德不稱則行無禮”)

文獻例證


提示:現代語境中,“内德”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表達中。如需完整古籍引用,可參考、5、7的原文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闇莫碥磴貶流鉢囊渤湧草滿囹圄愁眉錦揣微船戶傳聲筒搭售德谟克拉西繁略乏餧飛誣覆前戒後高唱拱花恭畏桂花寒悴鴻逸荒亂胡宮見風使舵漿水石噭音枷稍借屍還陽偈句吉夢近廟金轝魁衡勞務費勒脖子盧王卯酒腼瞢閩粵逆事盤逸片雲遮頂劈頭劈臉欺弊狨韀叁天兩地受遺爽恺說白貪位調味鐵掀屠馘外辦玩辭無寄向晚宵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