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以卵擊石 ”。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敗。《漢書·刑法志》:“以 桀 詐 堯 ,若卵投石,夫何幸之有!”
“若卵投石”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比喻以弱小的力量對抗強大的敵人,形容力量懸殊、不自量力,最終必遭失敗。其核心含義與“以卵擊石”相同,強調不自量力的行為。
出自《漢書·刑法志》:“以桀詐堯,若卵投石,夫何幸之有!”()
此句以夏桀(暴君)與堯(聖君)對比,說明弱者用欺詐手段對抗強者,如同用雞蛋砸石頭,毫無勝算。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典故或例句,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若卵投石》是一個成語,意指勇于鬥争,即小小的蛋投石頭。事物的力量雖然微小,但仍然勇敢地與強大的對手進行鬥争。
《若卵投石》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艹”和“龍”,其中“艹”表示植物,而“龍”表示外形相似的動物。根據漢字中的筆畫順序,拆分後的筆畫數分别是5畫和16畫。
《若卵投石》這個成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戰國策·楚策四》中的一則故事。繁體字為「若蛋投石」,用繁體字書寫時保留了原始的寫法。
在古代,《若卵投石》的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這個成語的古漢字寫法為「若艹投石」。
1. 他雖然力量微小,但仍然若卵投石地與強敵戰鬥。
2. 她的舉動雖然隻是個人的小小努力,但卻如若卵投石,引起了巨大的影響。
1. 雪裡送炭
2. 杯水車薪
3. 柳暗花明
1. 弱不禁風
2. 弱小無力
3. 無源之水
1. 強弩之末
2. 力大無比
3. 毛毛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