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对占卦的敬称。《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神卦灵兆,古文毕发。” 李善 注:“蓍曰卦,龟曰兆,神、灵,尊之也。” 李周翰 注:“神卦灵兆,卜筮也。”
(2).吉祥的先兆。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肸蠁灵兆,邱墟梵迹。”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青乌灵兆久,白燕瑞书频。”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晏公庙》:“信乎帝王之兴,天与人归,自有灵兆也。”
“灵兆”是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解释:
对占卦的敬称
指通过占卜(如蓍草、龟甲等)获得的预示信息,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达对占卜结果的尊称。例如《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提到“神卦灵兆,古文毕发”,李善注“蓍曰卦,龟曰兆,神、灵,尊之也”()。
吉祥的先兆
指预示吉凶的神秘征兆,常与重大事件或自然现象相关联。例如唐代王勃在《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中写道“肸蠁灵兆,邱墟梵迹”,描述寺庙兴建前的祥瑞之兆()。
建议参考权威古籍或词典(如汉典、查字典)获取更详尽的文献用例。
灵兆是指人们认为预示未来的神秘现象或迹象。它可以是一种出现在人们周围的奇特事件、异常天象、特殊动物行为、梦境等等。人们通过解读这些灵兆来预测和理解自己的命运。
灵兆的拆分部首是火旁的“示”字旁,表示和神秘现象相关。它的总笔画数是16画。
灵兆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汉字中,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古人认为,灵兆是神明传递给人类的信息和警示,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和行为。
灵兆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靈兆」。
在古代汉字中,灵兆的写法会略有不同。例如,在篆书中,灵字的写法是「靈」,兆字的写法是「兆」。
1. 突如其来的雷电,被认为是神灵对人类的一种灵兆。
2. 昨晚我梦见了一只白色的狼,这可能是某种灵兆,我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1. 灵兆神秘
2. 灵兆预测
3. 灵兆信仰
1. 预兆
2. 示警
3. 征兆
1. 平静
2. 寻常
3. 无灾无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