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angshan mountains] 中國名山,在安徽省東南部,主峰1841米,風景秀麗,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聞名于世,為重要風景旅遊勝地
(1). 漢 宮名。 漢惠帝 所建,在 陝西省 興平縣 西南。《文選·揚雄<羽獵賦>序》:“北繞 黃山 ,濱 渭 而東,周袤數百裡。” 李善 注:“《漢書》曰:‘ 槐裡 有 黃山 之宮。’” 唐 杜甫 《洞房》詩:“萬裡 黃山 北,園陵白露中。” 仇兆鳌 注引 晉灼 曰:“ 黃山 ,宮名,在 槐裡 。” 清 錢謙益 《偕河東君泛舟拂水瞻拜先茔感歎有贈》詩:“萬裡 黃山 在何許?清秋白露空嗟咨!”
(2).山名。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西山經》:“又西百八十裡,曰 黃山 ,無草木,多竹箭。”
(3).山名。著名遊覽勝地。在 安徽省 黃山市 ,跨 歙 、 黟 、 休甯 等縣。古名 黟山 , 唐 改今名。相傳 黃帝 與 容成子 、 浮丘公 嘗合丹于此,故名。諸峰列峙,著者三十六,尤以 天都 、 蓮花 二峰為最高。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堪稱“四絶”。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五:“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竈,取四湖九裡松作煤, 彥衡 力持不可,曰:‘松當用 黃山 所産,此平地松豈可用?’” 明 徐渭 《歙石硯銘》:“出 歙 西門,步長橋,望 黃山 羣峯插天如劍戟。”
(4).黃土之山;荒山。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譬之旁望遠道之黃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體也。”
黃山是位于中國安徽省南部的一座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山脈,其詞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黃山原名黟山,唐朝天寶六年(747年)因傳說軒轅黃帝在此煉丹而更名。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9米(最新測繪數據),與光明頂(1860米)、天都峰(1810米)并稱三大主峰。景區總面積約160.6平方公裡,涵蓋溫泉、雲谷等九大管理區。
自然奇觀
以「四絕」聞名:
文化象征
明代徐霞客評價「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其形象常出現在國畫、詩詞等藝術創作中,北京人民大會堂懸挂的《迎客松》即取材于此。
注:如需完整景區分區圖或曆史沿革細節,可參考安徽省文旅廳官網(來源)。
《黃山》是指中國安徽省的一座著名山脈,也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之一。它以其壯麗的山峰、怪石、雲海和溫泉而聞名于世,被譽為中國自然之美的代表之一。
《黃山》的拆分部首是“山”字的部首,拆分筆畫為15畫。
《黃山》指的是黃山脈,因其山峰多黃色而得名,也因此得名為黃山。
《黃山》的繁體字為「黃山」。
古時候《黃山》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似,未有大的變化。
1. 今天我們一起去黃山觀光。
2. 黃山的風景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黃山茶、黃山毛峰、黃山石、黃山市
黃山脈、華山、峨眉山
泰山、華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