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抵巇的意思、抵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抵巇的解釋

(1).《鬼谷子·抵巇》:“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謂抵巇之理也。” 陶弘景 題注:“抵,擊實也;巇,釁隙也。牆崩因隙,器壞因釁,而繫實之,則牆器不敗。若不可救,因而除之,更有所營置,人事亦由是也。”後用“抵巇”以指鑽營。 唐 韓愈 《釋言》:“弱於才而腐於力,不能奔走乘機抵巇以要權利。” 宋 穆脩 《和秀才江墅幽居》之五:“抵巇非我事,大笑引 蘇 錐。”《續資治通鑒·宋哲宗元符三年》:“夫乘時抵巇以盜富貴,探微揣端以固權寵,謂之姦,可也。”

(2).攻讦,攻擊。 宋 洪邁 《容齋五筆·李德裕論命令》:“宜其一朝去位,遂罹抵巇,皆自取之也。” 明 歸有光 《史稱安隗素行何如》:“設使吾之所自立者,已自陷于頗僻,則小人之投間抵巇,其将何所不至哉!” 清 薛福成 《上李伯相論西人傳教書》:“曩者洋人不靖,因我 粵 寇之難,抵巇搗虛,震驚京師。”

觝巇:猶鑽營。 元 揭傒斯 《幽憂賦》:“乘機觚巘既不遺力兮,猶恐餘顧而有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抵巇”是源自《鬼谷子》的哲學概念,其内涵可從以下四個層面解析:

一、字面含義

二、哲學内涵(基于《鬼谷子》核心思想)

  1. 防微杜漸
    強調在矛盾萌芽階段(即“巇始有眹”)及時幹預,通過堵塞(抵而塞)、阻止(抵而卻)、平息(抵而息)等方式化解危機。
  2. 辯證思維
    提出“可抵而得”的轉化觀,即通過主動幹預将危機轉化為機遇。

三、實踐應用

四、經典示例 《鬼谷子》以牆垣崩塌比喻:“牆崩因隙,器壞因釁”,說明及時修補(抵巇)可避免整體崩潰;若漏洞過大無法修複,則建議徹底革新系統(“因而除之,更有所營置”)。

補充說明
該概念在不同語境中或有褒貶差異:在風險管理層面強調積極預防,在人際層面可能涉及權謀之術,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抵巇(ㄉㄧ ㄒi)是一個漢字詞彙,具有多種意思。下面是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抵(手,十) - 巇(山,川,丿,巛) 來源: 抵巇是由兩個字形組合而成的。其中,抵的本義是指用手阻擋或拒絕,巇的本義是形容高大的山峰。 繁體: 抵巇的繁體寫法為「抵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抵巇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時代和地區也可能采用不同的字形。然而,抵巇的基本意思很少改變。 例句: 1. 他伸出手抵住門口,阻止了她的進入。 2. 這座巍峨的巇立在山谷之間,令人肅然起敬。 組詞: - 抵觸:表示不同的觀點、意見或利益之間的沖突或矛盾。 - 抵押:将財産或資産作為擔保給予借款方的行為。 - 抵消:彼此相互抵銷以産生平衡或抵補。 近義詞: - 阻撓:表示妨礙、阻止或幹擾。 - 抵制:表示拒絕或禁止參與或接受某種行為或事物。 反義詞: - 支持:表示贊同、幫助或鼓勵。 - 歡迎:表示接受、支持或迎接。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隨時告訴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