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望重的意思、德高望重的詳細解釋
德高望重的解釋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with great virtue and high prestige] 道德高尚,聲望重。多稱頌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詳細解釋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稱年長而名位高的人。 宋 司馬光 《辭入對小殿劄子》:“臣竊惟 富弼 三世輔臣,德高望重。”《說唐》第三九回:“卻説 太原 唐公 李淵 ,德高望重。” 巴金 《春》九:“ 樂山 先生是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者。”亦作“ 德尊望重 ”。《東周列國志》第七五回:“吾主以令尹德尊望重,故令某等獻上良馬,以備驅馳之用。”
詞語分解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望重的解釋 名望大。《南齊書·江谧傳》:“以 劉景素 親屬望重,物應樂推,獻誠薦子,窺窬非望。” 唐 周賀 《贈姚合郎中》詩:“望重來為守土臣,清高還似武功貧。”《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産立高名》:“﹝ 許武 ﹞此
網絡擴展解釋
“德高望重”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é gāo wàng zhòng,主要用于形容品德高尚、聲望卓著的人,尤其適用于年長者。以下是詳細解釋:
1.字詞解析
- 德:指内在的道德修養,包括善良、正直、寬容等品質。
- 高:表示品德境界的高尚。
- 望:指因品德和行為積累的聲望與外界認可。
- 重:強調聲望的深厚根基與廣泛影響力。
2.核心含義
- 形容道德高尚且享有崇高社會威望的人,多用于稱頌年長且地位尊崇者。
- 含褒義,常見于對長者的敬稱或社會傑出人物的評價。
3.出處與用法
- 曆史淵源:最早出自《晉書·簡文三子傳》,宋代司馬光《辭人對小殿劄子》中也有引用。
- 語法結構:并列式短語,作謂語或定語。
- 適用對象:通常用于老年人,不適用于年輕人或孩童。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德隆望重、衆望所歸、年高德劭、德才兼備。
- 反義詞:無名鼠輩、德薄能鮮、臭名遠揚。
5.例句參考
- “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深受學術界尊敬。”
- 典故引用:宋代司馬光稱頌富弼“三世輔臣,德高望重”。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德高望重”不僅強調個人品德的高尚,還注重社會聲望的積累,是中華文化中對德行與名望并重者的高度贊譽。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高望重這個詞是形容一個人在道德品質和社會聲望方面都非常高的意思。
拆分部首:德(彳 + 心),望(月 + 木)
筆畫:德 (7畫),望(9畫)
來源:德高望重這個詞的來源較為古老,最早見于《孟子·公孫丑上》,意指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名聲卓越,深受他人尊重。
繁體:德高望重(繁體字為德高望重)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德大多以「德」字寫成,高大多以「高」字組成,望則以「望」字書寫。
例句:他一直保持着德高望重的形象,深受大家的敬重和愛戴。
組詞:仁德高尚、威望非凡、信譽卓越
近義詞:德才兼備、聲名顯赫、聲望卓著
反義詞:品行敗壞、聲名狼藉、名譽掃地
希望以上回答能符合您的要求,給出您需要的相關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