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屐的意思、山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屐的解釋

登山用的木屐。語出《南史·謝靈運傳》:“﹝ 謝靈運 ﹞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後齒。” 唐 劉長卿 《送嚴維赴河南》詩:“山屐留何處,江帆去獨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山屐”是古代一種登山用的木屐,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山屐指以木底制成的登山鞋,通常輕便透氣,適合崎岖山路行走。其結構可能包含草編或可調節部件,便于適應地形變化。

  2. 曆史典故
    該詞與南朝詩人謝靈運密切相關。據《南史·謝靈運傳》記載,他發明了一種可拆卸齒的木屐: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則去掉後齒,以保持平衡。這種設計被稱為“謝公屐”,後泛稱“山屐”。

  3. 文學與使用場景

    • 實際用途:古代山區居民或登山者常用此類鞋具。
    • 文化象征:在詩詞中常借指隱逸山林的簡樸生活,如唐代劉長卿詩句“山屐留何處,江帆去獨翻”。
  4. 結構特點
    木制鞋底搭配草繩或布料固定,部分版本帶有活動齒釘,通過調節齒釘適應坡度,體現古代勞動智慧。

若需進一步了解“謝公屐”的形制或相關詩詞引用,可查閱《南史》或唐代山水詩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山屐》的意思

《山屐》是指一種傳統的鞋子。它由底部的木闆和綁在腳上的繩帶組成。通常用于農村地區的人們在山間進行農作活動時穿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山屐》的拆分部首是山(山字部首)和屐(履字部首)。它共有11筆。

來源

《山屐》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起源于我國古代農民在山地地區從事農作活動時穿着的一種鞋子。

繁體

《山屐》的繁體字是「山屐」,字形與簡體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山屐」的字形基本保持一緻,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農民戴上草帽,腳穿山屐,快樂地在田間勞作。

2. 在古代,山屐是農民們在山上耕作時的必備物品。

組詞

山路、登山、屐鞋、鞋子

近義詞

木屐、竹屐、山腳鞋

反義詞

皮鞋、布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