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靡及的意思、靡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靡及的解釋

[not achieve (attain,hit,reach)] 達不到

號呼靡及。——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詳細解釋

趕不上;來不及。《詩·大雅·烝民》:“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鄭玄 箋:“每人懷其私而相稽留,将無所及於事。” 宋 嶽柯 《桯史·獻陵疏文》:“從君以出,始慙 晉國 之亡臣,禦主而還,終媿 趙王 之養卒。攀號靡及,摧殞何窮。” 清 龔自珍 《紀遊》詩:“溫溫懷肯忘,噯噯眴靡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靡及”是一個文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其核心含義是“來不及”或“無法達到(某種狀态或目的)”。它由否定副詞“靡”和動詞“及”構成。

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核心含義:來不及;無法企及

    • “靡” 在這裡用作否定副詞,相當于“不”或“沒”。
    • “及” 意為“達到”、“趕上”、“來得及”。
    • 因此,“靡及”直譯就是“達不到”、“趕不上”、“來不及”。它強調在時間、能力或條件上無法實現某個目标或應對某個情況。
  2. 典型用法與語境

    • 表示時間緊迫,無法做到: 這是最常見的用法。例如在描述緊急情況或倉促之間,表示沒有時間去做某事。
      • 例: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詩經·大雅·烝民》)這裡的“匪解”(通“靡懈”)雖然不同詞,但語境類似,描繪勤勉無暇的狀态。“靡及”可用于類似語境,表示無暇顧及。
    • 表示能力不足,無法達到: 有時也用于表示能力、水平或條件不足以達到某個标準或要求。
      • 例:雖欲效之,力所靡及。 (設想語境)意思是“雖然想效仿他,但能力達不到”。
  3. 同義詞與反義詞

    • 同義詞: 不及、不逮、未逮、弗及、不遑(指沒有閑暇時間)。
    • 反義詞: 及、逮、趕得上、來得及。

“靡及”是一個典型的文言否定結構,主要表示“因時間倉促或能力不足而無法做到、無法達到、來不及(做某事)” 的意思。它常見于古代文獻中,用于描述緊迫、無奈或力所不能及的狀況。

引用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靡及”是古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達不到”或“來不及”,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達不到
    指無法實現或觸及某種目标或狀态。例如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中“號呼靡及”,表達因形勢緊迫而無法傳遞消息的困境。

  2. 來不及
    強調時間或行動上的緊迫性。如《詩經·大雅·烝民》中“征夫捷捷,每懷靡及”,鄭玄注解為“因私心拖延導緻無法及時完成事務”。


二、文獻用例

  1. 《詩經》中的用法
    “每懷靡及”描述行役者雖行動迅速,卻因顧慮私事而延誤,體現時間上的緊迫性。

  2. 宋代文獻的引用

    • 嶽柯《桯史·獻陵疏文》用“攀號靡及”表達追悔莫及的悲痛。
    • 龔自珍《紀遊》中“噯噯眴靡及”則描繪目光所及卻無法觸及的怅惘。

三、綜合解析

“靡及”在不同語境中可側重“能力不足”或“時間不足”兩層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核心意義始終圍繞“無法達到某種狀态或要求”,常見于古典詩文表達遺憾、緊迫或無奈之情。

别人正在浏覽...

奧邃背峞本位貨币便好道卞嚴冰絲唱曉騁懷躊躇不決雠僞辭行催征玳瑁班丹聰當兒得性攧子二十四治泛系鳳勒傅陳趕絡河湟河上滑利悔望濟國經編近事課農髡囚潋潋靈渠領條蜜蟲命車姆師歐劍皮肉箧簏青睛清圓侵衊欽傾手額霜浄鎖铨訴語甜言蜜語凸版妥視外胎猥廁誤用午枕效犬馬力小曲兒撷華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