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厘毫的意思、厘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厘毫的解釋

亦作“ 釐豪 ”。毫厘。形容極小。《宋書·恩倖傳·徐爰》:“而諂側輕險,與性自俱,利口讒妄,自少及長,奉公在事,釐豪蔑聞,初無愧滿,常有闚進。”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八:“自二十九年勘緩以至于今,實未嘗有釐毫之輸納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厘毫"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兩個表示極小單位的量詞"厘"和"毫"組成,其核心含義指極其微小的數量或程度。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規範的詳細解釋:

  1. 本義(度量衡單位):

    • 厘:中國傳統計量單位。
      • 長度單位:1 分 = 10 厘,1 厘 ≈ 0.333 毫米(現代公制換算)。
      • 重量單位:1 分 = 10 厘,1 厘 ≈ 0.03125 克(舊制,十六兩制)。
      • 地積單位:1 分 = 10 厘。
      • 利率單位:年利1厘即1%,月利1厘即0.1%(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毫:比“厘”更小的單位。
      • 長度單位:1 厘 = 10 毫,1 毫 ≈ 0.0333 毫米。
      • 重量單位:1 厘 = 10 毫,1 毫 ≈ 0.003125 克(舊制)。
      • 引申為極細小的東西,如毫毛(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厘毫組合:當“厘”和“毫”連用時,字面上指“厘”和“毫”這兩個極小的計量單位,強調其數值的微不足道(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 引申義(核心常用義):

    • 形容極其微小、細微:這是“厘毫”在現代漢語中最常用的含義。它超越了具體的度量衡範疇,泛指任何事物在數量、程度、價值、差别等方面的極端微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狀态。
      • 例如:“不差厘毫”(形容絲毫不差)、“厘毫之争”(形容為極小的事情争執)、“厘毫的利潤”(形容利潤極其微薄)。
      • 其程度比單獨使用“毫”或“厘”更甚,強調“微乎其微”(來源:《新華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厘毫”一詞,源于中國傳統的度量衡系統,本義指“厘”和“毫”這兩個極小的計量單位。在現代漢語中,其核心含義已引申為形容極其微小、細微的程度或數量,常用于強調事物在規模、程度、價值或差異上的微不足道。它體現了漢語中通過具體單位來抽象表達程度概念的造詞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

“厘毫”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í háo,主要用于形容極小的量或極細微的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單位體系中的具體應用

3.比喻與文學應用

4.例句參考

“厘毫”既可指具體的小數單位,也常用于抽象表達,強調事物的精細、嚴謹或微小差異。其應用涵蓋數學、文學、日常生活等多個領域。若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古籍《宋書》《農政全書》等。

别人正在浏覽...

哀荒巴幹達人擺對殘菊長生牌朝徹崇庳春風風人儲胥玳瑁梁丹箓彈墨倒裳大平大青斷子絶孫對境督索風靡伏龜更且廣陵散骨盆黑名冊饑渴交攻筋力狂矢離鸾别鳳零湯團理意陋拙埋兒蠻夷大長茅蒐莫大腦揪普請頃常寝具阙卷髯口汝器三頭對案商量觞燕市巷耍花壇數詞說論樹元立嫡雖則天酒鐵墓晚炬晚悟獻谄諴孚箱櫃先茔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