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廣陵散的意思、廣陵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廣陵散的解釋

琴曲名。 三國 魏 嵇康 善彈此曲,秘不授人。後遭讒被害,臨刑索琴彈之,曰:“《廣陵散》於今絶矣!”見《晉書·嵇康傳》。後亦稱事無後繼、已成絕響者為“廣陵散”。《北齊書·徐之才傳》:“長子 林 ,字 少卿 ,太尉司馬。次子 同卿 ,太子庶子。 之才 以其無學術,每歎雲:‘終恐同《廣陵散》矣!’” 宋 陸遊 《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放翁 老死何足論,《廣陵散》絶還堪惜。” 明 張煌言 《<奇零草>序》:“獨從前樂府歌行,不可復考,故所訂幾若《廣陵散》。”亦省稱“ 廣陵 ”。 前蜀 韋莊 《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詩:“《廣陵》故事無人知,古人不説今人疑。”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之四:“萬裡風沙知己盡,誰人會得《廣陵》音?” 金一 《文學上之美術觀》:“ 虞淵 未薄乎日暮,《廣陵》不絶於人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廣陵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古琴曲,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内涵,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廣陵”是揚州的古稱,“散”指古代琴曲的一種體裁(如“操”“引”等),合稱意為“廣陵地區的琴曲”。它是中國十大古琴名曲之一,現存最早的曲譜見于明代朱權編撰的《神奇秘譜》。

二、曆史典故

  1. 聶政刺韓王
    樂曲内容源于戰國時期聶政為父報仇刺殺韓相俠累的悲壯故事,曲中通過“刺韓”“沖冠”“投劍”等段落展現激烈的情節沖突。
  2. 嵇康絕響
    三國時期嵇康因反對司馬氏專權被處決,臨刑前彈奏此曲并慨歎“《廣陵散》于今絕矣!”自此該曲成為“絕響”的象征,引申為事物失傳或後繼無人。

三、藝術特色

四、現代傳承

今人演奏版本多基于《神奇秘譜》整理,琴家通過打譜重現其藝術魅力,成為古琴文化的重要研究課題。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廣陵散

《廣陵散》是一首古代琴曲,流傳于中國古代音樂史上。它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之一,具有深厚的藝術價值和曆史意義。

詞義

廣陵散的意思是“廣陵的曲子”。廣陵是中國古代地名,指的是現今的江蘇揚州。因為這首琴曲是揚州地區的特色曲目,所以被稱為《廣陵散》。

拆分部首和筆畫

《廣陵散》可以拆分為三個部首:廣(廣), 陵(阝), 散(攵)。

廣的筆畫數為3畫,陵的筆畫數為6畫,散的筆畫數為5畫。

來源

《廣陵散》最早出現在南朝梁時期的琴譜中。據傳說,這首曲子是由廣陵人陳子昂在隋朝創作的,後來由碧洲(即揚州)演變為一種特殊的琴曲風格。

繁體字

廣陵散的繁體字為廣陵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廣陵散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時期的文獻記載和演變,可能會存在一些變體字。但總體而言,廣陵散的基本意思和音樂内涵并沒有發生變化。

例句

廣陵散在古代中國被廣泛傳揚,被譽為琴界神曲。

組詞

廣闊、陵墓、散步、揚州、音散。

近義詞

廣陵之曲、廣陵曲、揚州琴曲。

反義詞

其他地方的琴曲、非廣陵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