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埋兒的意思、埋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埋兒的解釋

謂孝子 郭巨 埋兒得金事。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一:“ 巨 獨與母居客舍,夫婦傭賃,以給公養。居有頃,妻産男。 巨 念與兒妨事親,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兒孫,減饌,二也。乃於野鑿地,欲埋兒,得石蓋,下有黃金一釜,中有丹書,曰:‘孝子 郭巨 ,黃金一釜,以用賜汝。’於是名振天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埋兒"是漢語典故"郭巨埋兒"的簡稱,最早見于元代郭居敬編錄的《二十四孝》。該典故講述東漢孝子郭巨因家境貧困,為供養母親而欲埋親子以節省口糧,最終因孝感動天獲賜黃金的故事(《中國典故大辭典》,中華書局,2011)。《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極端孝道思想的典型化事件"(第七卷,第583頁)。

從語義演變看,該詞在明清文學作品中常被用作"孝道悖論"的象征,如《儒林外史》第四回即以"郭巨埋兒"暗諷禮教矛盾(《明清小說典故考釋》,商務印書館,2008)。現代漢語中,"埋兒"多作為文化批判術語,用于讨論傳統倫理與現代價值觀的沖突,《中華文化關鍵詞》(人民出版社,2019)将其列為"孝文化異化現象的典型符號"(第227頁)。

網絡擴展解釋

“埋兒”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故的詞語,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1.典故出處與基本含義

“埋兒”出自東晉幹寶的《搜神記》卷十一,講述孝子郭巨因家貧難以同時奉養母親和撫養兒子,決定将兒子活埋以節省口糧。然而在挖坑時,他意外發現黃金,最終得以保全家庭。這一故事被列為“二十四孝”之一,傳統上被視作孝道典範。

2.文化内涵與争議

3.詞語的延伸用法

4.相關詞彙

“埋兒”本質是特定曆史背景下的倫理故事,需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其雙重性:既反映古代孝道文化,也暴露封建思想的局限性。當代使用中需注意其争議性,避免簡單化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

百花潭百年樹人白首為郎八米詩閉音節播徙餔麋單父琴騁情敕文春王打水遞車東厮斷墨殘楮阨急風擋封禅婦道人符官貴豪海上合尊溷章家翻宅亂矯枉過中截立季孫氏急頭僦賃絕對真理儁拔覽取樂顧鄰壁镂冰斸雪鹿囿貓眼石弭難民兵目染耳濡甯宅盤銘霹靂尖破崖絕角器任人格喪奪沈詩任筆師延識要釋子受命于天宿秉雖覆能複通淫韋毂現狀謝告熙隆